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与A-level经济知识点里的经济周期相关货币主义学派观点。不论你是即将学习A-level经济还是正在复习的同学都很适合阅读哦。
货币主义学派是西方经济学派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因强调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故名。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弗里德曼。主要代表有美国布伦纳、安德森和英国莱德勒、帕金等。认为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动是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最主要的因素。
货币主义学派能够兴起,是因为有一些经济学家不同意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张。凯恩斯主义认为,之所以出现经济周期是因为人们不消费了,解决的办法是政府替人们消费。但货币主义者不这么看,他们构建了一整套理论来反对凯恩斯主义者。
货币主义学派见解之一: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超发
货币主义学派有几个重要的见解,就是坚持货币数量论。我们都知道货币数量论中有公式:MV=PY,即货币流通量乘以货币流通的速度,等于社会的平均物价乘以社会的生产总量。
根据这个公式,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包括了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的速度,以及一段时间的生产总量。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合作出版了一部经典巨著——《美国货币史》(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3)。他们通过研究1867年至1960年长达93年的美国货币史,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货币流通的速度这些年基本没变,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也基本没变,因此,根据上述公式,造成物价水平上升的决定因素就是货币流通量。通货膨胀是多发钞票造成的。
弗里德曼的名言是:“通货膨胀到处以及永远都是一种货币现象。”(Inflation is everywhere and always a monetary phenomenon.)
货币主义学派见解之二:货币长期中性
前面我们讲过,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在短期内不是中性的,它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有引导的作用,对经济结构也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奥地利学派认为短期内货币是蜜。但货币主义学派集中关注货币增发的长期效应,他们说货币长期而言是水。
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新增的货币流动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以后,除了物价水平上涨,其他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长期而言,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的努力也是无效的。
本文对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介绍就到这里。如果你有更多A-level经济相关问题,欢迎点击预约试听【唯寻ALEVEL同步培训班】。 唯寻教学天团授课,针对不同问题点设置不同课程和教学方法,细分的教学系统和数据库不断输出强大支持,专属顾问与助教全程跟进,督促学员保持长线学习状态。
更多ALEVEL学习攻略点击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