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政策的原因让很多同学都开始转向英美双申给自己的留学之路上保险,那么同学们知道如何准备英美双申吗?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位拥有10年国际教育经验的大佬,来听听他当时是如何准备英美双申的。
Jimmy 荣获 2019 Fobes 30U30 称号
不同于照片上的西装革履,生活中的Jimmy给人的感觉不大像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反而更像是一个没有架子的学长,身上没有那种“精英”式的疏离,面对话筒和镜头甚至有一点腼腆。
这位获得了“2019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称号的年轻人,就是唯寻国际教育旗下美国留学品牌唯寻国际教育的项目负责人Jimmy。谈及自己,他话不多,但一谈起学员和教育这件事,他的话匣子好像就被打开了,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
从业10年来,他已经成功帮助了超过百位学员进入美国优质大学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位年轻的造梦者,聊一聊他作为国际教育的“亲历者”和“践行者”,对于这一路走来,有一些什么样的体会。
以下内容来自Jimmy口述
一直以来,我都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只要你足够努力,在留学申请的过程当中是不需要额外的指导和帮助的。我承认,在如今这个信息无比透明的时代,几乎所有留学相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但我依然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我总是会想起当年我自己备战申请时的经历。
我想,我可以很肯定说一句:即使是对于一个大神来说,申请之路也未必是一帆风顺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在体制内读完国际学校二年级后,我转学到了上海的一所国际国际学校,转变教育体制这件事情进行的比我想象中要顺利很多。相对于体制内的学习,国际课程注重学习内容的广度和国际课程的探索,这让理解力强、学习速度快的我在其中游刃有余。加上从小受外企工作的父母的熏陶,我的英语能力与同龄人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很多同学会碰到的“语言关”对我来说也轻松迈过了。
在择校考试中,我就成功获得了奖学金;开学之后,我又连续在几次考试中获得了年级前几名的成绩,成为了父母、导师、同学眼中的“大神”。年少本就轻狂,再加上接踵而至的成功与赞美,我的自信心可以说是达到了,不夸张的说,我认为只要我稍作努力,就能轻松地做好任何一件事。
于是,在这种接近于自负的信心推动下,从小就有个“美国梦”的我做了一个让身边人都惊讶的决定——除了原本申请英国知名大学的计划以外,我还要同时申请美国的学校!
Jimmy(左三)在德州奥斯汀的Oden Institute参加科研项目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当年还是个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我虽然对美国很感兴趣,但对于美国大学申请,实际上是毫无概念的。不过,当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在网络上查询了学校的介绍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后,我觉得这些要求仿佛也并不是很难,考SAT,考托福,做活动,参加竞赛,写文书……这些听起来和学校的学习考试、社团活动也差不了多少嘛,再找个中介指导一下申请部分,就足够了。当时我的父母也觉得我是一个学习不用学员家属操心的学员,所以乐得放手让我自己去闯。
但渐渐地,我发现情况有些失控了。到了国际体系1的下学期,我依然还没有考出一个理想的托福和SAT成绩。不知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准备这两场考试远不如校内考试顺利。4战托福,最后三次都考出了一样的分数。时间变得越来越紧迫,而我也越来越害怕失败。
而为了保持良好地校内GPA,同时还要兼顾校内的社团活动,我又不甘心脱产准备。这个时间本应该同时准备英国牛剑申请,或是去参加一个高水准的夏校,但是,标化成绩出分迫在眉睫,我只能把我有限的时间全部交给了托福和SAT的补习班。
在我一个人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的同班同学们都在潜心准备牛剑的面试,他们互相分享学习经验,互相鼓励,一起向着世界优质的大学冲刺,而我只能看着自己连美国top30门槛要求都还达不到的SAT成绩,默默地藏起心里的羡慕。
要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我心里无数次怀疑过申请美国这个决定是否正确,甚至也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优秀。10月份的SAT考试,是用来早申请最关键的一次考试,我的心理压力也到达了峰值,一方面很想一举考出一个好成绩,一方面又对自己毫无信心。
1890分(老SAT总分为2400分),当这个分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顿时感到天旋地转,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整个人的状态都已经跌落到了谷底
因为感觉付出的努力也没有回报,我学习的劲头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仅存的自尊心,又不让我对哪怕是最好的朋友发泄心中的不快。巨大的失落、颓废以及拼命掩饰的苦闷,让我快要崩溃了。还好,周末回到家里,我的父母终于看出我状态不对,帮我请了两周的假期,专心准备11月,也是当年申请季最后的一次SAT考试机会。
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两周的脱产训练,让我终于静下心来,放下心中的包袱。说实话,我很清楚自己的做题水平并没有在这两个月突飞猛进,最终影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我的心态。父母的关心、开导让我逐渐学会抛开杂念,也学会了把折磨自己的压力通过倾诉、运动等各种方式抒发出来,我的心态终于慢慢趋于平稳。
一个多月后,最后一次SAT考试如期到来。走入考场的时候,我的心情比前一次平静了很多,我不再满脑子想着这次考试的重要性,也不再胡思乱想考不好的后果,只是纯粹的把注意力都放在考试本身。
成绩出来之前,我就已经有预感,这次应该能行。果然,我的分数有了质的飞跃,虽然仍然不是一个极高的分数,但终于到达了当年美国top20的录取门槛,我也终于可以和折磨了我大半年的SAT分手了。
克服了这个最大的困难,我终于慢慢地找回了以前的状态。在确定了我的早申请学校——莱斯大学后,我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去了解这所学校。我甚至找到了莱斯大学的一个学员运营的电台,与自己在学校办的音乐社团结合起来。主文书的创作中我也加入了更多自己的灵感。为了争取最后的机会,我还写邮件给学校,恳请他们在早申请阶段考虑我11月的SAT成绩。学校也非常nice,表示会考虑我11月的考试。
大约11月底的时候,我等到了校友面试通知的时候。犹记得和面试我的老奶奶(Rice校友)相聚在世纪公园旁的星巴克的时候,我们像一见如故的朋友,我享受着和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的过程,完全回到了我刚进国际学校时的意气风发。
12月初收到学校的联邦快递寄出通知
12月14日,我在google聊天上为自己留言,现在看起来略显中二
中国时间12月16日早上八点整,我终于等来了我心心念念的邮件
以梦为马,铸就更多可能性
一路走来,我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样,作为大神一路顺风顺水的得到了目标大学的青睐,我也跌了很多跟头,走了不少弯路。尽管最后的录取结果是好的,但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时可以早一点突破标化瓶颈,也许我还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很多人说,留学申请和高考一样,也是一场战役。那我想,“大神”不过是枪法准些的士兵,光有枪法却不知道靶在哪儿,不知道作战方案,没有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不可能赢得胜利的。
Jimmy被授予莱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从国际国际学校就读,到在美国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位的学习,再到毕业后回国创业进入教育行业,这十几年来我始终在和国际教育打交道。
在我当年备战出国留学的时候,学员家属、学员和留学机构之间的“信息差”可以说是行业内最大的一个标签。而如今十几年过去,留学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国际教育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Jimmy获得2019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教育行业)荣誉称号
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中,我大大小小的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我最开心的时刻依然当是我的学员拿到心仪后向我报喜的时候,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终于追求到梦想的满足感,是比任何奖杯、奖状都让我感到骄傲的东西。
我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真正地帮助到正在准备申请的同学们,可以让他们少一点迷茫,少一点无助。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努力不仅仅是帮助学员在申请季中获得目标大学的青睐,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学会如何主动学习,这种能力会让他们在本科、硕士乃至整个人生过程中,都可以不断的汲取新的能量,让自己成长为更完整、更优秀的人。
以上就是Jimmy的留学轶事了,如果同学们想要提升自己申请美本成功率的话,就前来唯寻,唯寻的精英会根据您的大学和专业一对于手把手教你怎么加大申请成功率。想了解更多美国申请信息吗?您可以点击【预约报名】,我们会有专人为您解答。
点击
美高学员申请美本怎么规划呢?想申藤校AP选不对课GPA再高也白搭
2021年美国大学对IB成绩的要求高吗 来看看这份美本TOP20大学IB成绩要求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