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paper1论文的艺术手法鉴赏是占了20分满分的5分,有多重要不必赘述了。但同学们往往觉得写着写着就没词了,有部分同学甚至对什么是艺术手法鉴赏的理解都很模糊。所以本文就通过高分答案的解析,来讲讲如何正确鉴赏艺术手法。
学员需要在1个小时25分钟内,从两篇不同类型的非文学文本中选取其中一篇,并撰写一篇对它的分析论文。
无论是Paper1还是Paper2,通常都采用传统的“总分总”的结果来助力答案的完整性,使结尾呼应开头并深化文章主题。Paper1的开头通常直截了当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结尾处呼应开头,进一步升华。
按照IB官方课程大纲对此评分项的解释,考官在进行此项评分时,应当考察“考生的分析在多大程度上显示出对作者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上加以选择以形成意义的鉴赏”。同时,HL和SL大纲对此项0~5分各档的水平细则规定如下:
(一)HL:
0分:论文没有达到以下细则描述的任何标准。
1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所论及,但没有进行分析或鉴赏。
2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所论及,但很少进行分析或鉴赏。
3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尚令人满意的分析和鉴赏。
4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很好的分析和鉴赏。
5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出色的分析和鉴赏。
(二)SL:
0分:作业没有达到以下细则描述的任何标准。
1分:实际上没有论及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
2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所论及,但没有进行分析。
3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尚令人满意的论及,并进行了一些分析和鉴赏。
4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良好的分析和鉴赏。
5分:对运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形成意义的方法有出色的分析和鉴赏。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HL和SL对IB中文paper1论文的艺术手法鉴赏评分上的区别。
首先,大家必须明确“艺术鉴赏”的确切含义。在定义层面,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先看“艺术”。文章的艺术性不仅仅表现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上,它还包括对文章语言的分析(例如,文章多用叠词/文章语言明白晓畅)、对文章结构的讨论(例如文章中的线索/文章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对文章的风格评析(平实细腻/含蓄内敛)。如果你的文章中只谈到了修辞手法或技巧,那么它将不是一篇全面的PAPER 1论文。
再看“鉴赏”。大家千万记住:文章中只提到“作者使用了……手法”是不够的,你必须就这个手法,进行文本的分析和鉴赏,告诉读者它有什么作用,达到了何种效果。根据我们每年阅卷的经验,大部分同学B项得分偏低的原因就是在于对“艺术”和“鉴赏”的理解上都出现了偏狭化的趋向。特此关照大家注意。
其次我们谈谈区别。大家对照可见,HL的1分标准实际对应了SL的2分,而HL的2分标准则对应至SL的3分。HL的3分及4分的描述可以对应到SL的4分之上。直至5分标准上,两者达到了完全一致。
我们或可如此判断:在艺术手法鉴赏层面,HL的要求实际是比SL高一档的,但在对出色鉴赏的评定方面二者一致。从实际操作上来说,我们大家当然不可能比照着2分、3分或4分的标准来进行艺术鉴赏;若想获得高分,惟一的路径就是追求“出色”。它可以确保你无论在HL还是SL都可以获得高分。那么什么叫“出色”呢?
我们简单地将“艺术鉴赏”分为“广度”、“深度”、“效度”以及“其他”几个层面。通过对这几个层面要求的阐述,希望为大家开掘一条相对清晰的鉴赏之路。
广度
广度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学员是否领会了“艺术手法鉴赏”中所谓“艺术”的广阔含义: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其二,在进行艺术手法鉴赏时,是否全面找寻出重要的艺术手法。
我们来看一篇好的文章(B项得分5):
“文章开头便使用了一系列的四字短语来刻画苏大夫:‘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语言凝练有力,简短却字字珠玑,将一个高大健壮,干净,眼明如灯的大夫形象呈现出来,‘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将胡须比作‘山羊须’,用比拟的手法,‘浸了油似的’写出苏大夫胡须又黑又亮的医生形象,‘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这一系列的肖像描写,都生动地使苏大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
“作者又用大量笔墨,将车夫张四看病,华大夫相助的故事娓娓道来,更加深入了读者心中苏大夫为钱财之奴隶的印象,以大量的贬词来刻画苏大夫。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出乎意料,‘这药我送了。’苏大夫如若尽如前文所言,爱财贪财,此时不应放过张四,此话将情节作了一个转折,令读者心中疑惑。而后文苏大夫‘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这一动作令读者心中愕然,恍然大悟,苏大夫原来并非贪财之人,而只是坚持于自己的规矩而已。文章这样的情节安排,引人入胜,将自己建立的形象又一口气推翻,在文学造诣上,发挥了小说的特点,情节往返曲折,在读者享受其带来的文学乐趣的同时,将文章主旨也传递了出来。”
可以看到:鉴赏中,作者几乎关注了文本中出现的所有艺术手法:动作、肖像、语言描写、比拟、结构上的转折等等。鉴赏广度十足。为文章的充分展开打下了扎实基础。
我们再看一篇答案——
“当张四把从华大夫给自己的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之后,苏大夫立马就给他进行治疗,这里再一次用动作描写写出了苏大夫高超的手艺,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还没反应过来便给张四把骨头接上了。在完工后还送了张四几包活血止疼的口服的药面子,只说了一句‘这药送你了。’便回到牌桌旁。从中我隐隐的感觉到了苏大夫人并不是那么的冷血……”
这是我们拈取的习作中和“艺术手法鉴赏”联系较大的一段话。文章中提及的“艺术手法”数量有限,仅有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除此以外,对文本中其他重要的手法只字未提。因此,鉴赏的广度显得有限。
此外,文本中最重要之一的艺术技巧应当是小说结构上的“突转”或“转折”。该生感受到了这一艺术技巧的效果,但是并未将其点出,较为遗憾。
深度
艺术包括这几个层次:1.具体文本下艺术技巧的提出。2.分析艺术技巧产生的效果。3.艺术技巧对论点的作用。如果如上几点都做到,深度也就足够了。
看正面例子:
“下文,在描写苏大夫为车夫张四诊治时又再次使用了动作描写,‘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上顶下压’,‘涂上药膏,夹上夹板’,(1)这其中的动词‘挽’‘放’‘捏’‘拉’‘推’‘顶’‘压’变幻的动词将整个接骨的过程寥寥几笔便全数展现出来,(2)将苏大夫的技艺超群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将胡须比作‘山羊须’,用比拟的手法,‘浸了油似的’写出苏大夫胡须又黑又亮的医生形象,‘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3)这一系列的肖像描写,都生动地使苏大夫的形象跃然纸上,为建立其高大的医者形象做了铺垫……”
艺术包括的层次分别用上文中的下划线部分标出,可以看出,3个层次这篇文章都非常好地做到了,因而显得具体和细致。作者先是引用文本导出作者对动词的使用,再提出其艺术效果——生动展示超群技艺,最后呼应了段的论点句(想必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如何成功经营PAPER 1论文的结构》一文中谈到的关键论点句)——“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一个形象刻画得成功与否,取决于作者是否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手段,文字是否精简有力。”
再看待改进的例子:
“使用外貌描写,什么人高袍长,什么手瘦有劲,红唇皓齿,把苏大夫描写成一个十足的正派人物。接着又开始写苏大夫正骨拿环的动作,以一个‘干净麻利快’足以证明苏大夫的手艺……”
这个选段只笼统地谈到了艺术手法可以证明苏大夫的正面人物形象”,可以体现“苏大夫的手艺”,但是鉴赏并未呼应任何论点,目的不明。鉴赏由此显得浅显。”
IB中文paper1论文的艺术手法鉴赏写作攻略就先介绍到这里。像IB中文这样的语言课程,非常强调语言语感的提升,只有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作为基本文学知识的支撑,才能把中文的7分拿下。如果你想进阶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或是在其他IB科目上遇到了问题,点击预约试听【唯寻IB同步培训班】——
全球唯寻教学天团授课,
独有解题视角
超强带分能力
覆盖IB六大课程组课程
精准定位学员知识漏洞
TOK IA EE套餐类课程灵活有效
提前更有班主任学术督导
唯寻学员的IB平均分高达40.19,远超亚太地区及全球IB平均分。
更多IB学习攻略点击
【文末福利】
扫码添加小唯,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集齐10个赞,
她就会给你发50篇TOK SAMPLE大礼包
↑小唯 你的专属留学顾问↑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