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复习AP微观经济时遇到的最大难点有哪些呢?是对概念理解不深,还是对图表分析不到位。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难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些唯寻的学习在以往的学习AP微观经济中遇到的难点,一起来看看AP微观经济难点都有哪些吧!
利润=收入-成本
这个利润叫做会计利润,或者账面利润。然而,企业经营需要承担机会成本,这叫做implicit cost.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
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
随着产量Q越大,平均固定成本AFC一定会越来越小。
AFC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每单位的resources带来的产品叫做Marginal Product
由于资源需要得到合理配置,所以Marginal Product先递增,再递减。
Marginal Product指每多一些资源能够带来的product
Average Product指资源带来的平均成本。AP等于product除以resources
当MP>AP,则AP呈现递增;
当MP<AP,则AP呈现递减。
MP和AP的交点是AP的最高点。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是指随着产量上升,也随之上升的成本。
Marginal Cost指每多生产一件产品,所投入进去的成本。
由于资源的合理利用,MC在初始阶段呈现递减,之后明显递增。
Average Cost指平均成本。
所以Variable Cost呈现先递减再持续递增的U形。
当MC<AC,则AC呈现递减;
当MC>AC,则AC呈现递增。
MC和AC的交点是AC的最低点。这个点叫productive efficiency.
长期来看,产量Q越来越大,AFC越来越被忽略不计。所以,总成本TC也和VC一样呈现U形。
当产量Q变大,AC越低,称为economies of scale.
当产量Q变大,AC保持不变,称为constant returns
当产量Q变大,AC持续变高,称为dis-economies of scale.
完美竞争市场定义:
买家和卖家足够多
同类产品无差别
进出市场无障碍
公司只能接受市场价格,是price takers
完美竞争市场上,价格是定的。
卖家每多卖一个产品,revenue等于price。
平均revenue也等于price。
所以P=MR=AR=Demand,呈现一个水平线。
对卖家来说,Marginal Benefit或Marginal Benefit是卖家每多卖一个产品可以获得的收入。
MR一定是递减的。
与此同时,MC是递增的。
当MR>MC时,卖家有利润。
当MR=MC时,卖家的利润最大化,此时的Q叫做allocative efficiency.
卖家在决定生产量Q时一定会去找MB=MC。
决定了Q以后,找在此产量下,找到公司的ATC。
如果市场价格P大于ATC,公司就赚钱。
P-ATC=单位利润。
单位利润乘以Q=总利润。
短期来看,若P<ATC,公司不一定会退出市场。因为有可能P大于AVC,公司长期来看有可能赚钱。
短期来看,若P<AVC,则公司应当退出市场,关门走人。若公司在短期之内存在盈利,则这会吸引新的经营者进入市场。卖家变多,则supply向右移动。则市场价格被拉低。最终,长期来看,P=ATC。
若公司在短期之内存在亏损,退出市场。
则卖家变少,supply向左移动。
则市场价格被拉高。
垄断只有一个卖家,所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物
壁垒严重,垄断者具有定价的能力
壁垒的类型:
法定壁垒,比如专利权
规模壁垒,公司做大了,固定成本非常大。新的生产者想进入非常非常难,比如航空公司。
资源壁垒,这指别的公司找不到也买不来某行业需要的资源。
垄断的情况下,市场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当价格高时,demand低;
当价格低时,demand高。
卖家的AR呈现递减的状态。
Q越高,AR越低。
Q越低,AR越高。
所以,垄断市场下的AR曲线呈现递减的状态。
因为AR递减,MR<AR。
垄断企业依旧会寻找MR=MC,这是利润最大点。
之后根据这时的产量Q,去找和demand曲线的交点,找到对应的垄断价格P。
P-ATC=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乘以Q=垄断总利润。
垄断的直接效果:
拉高了商品价格,拉低了成交量Q,减低了consumer surplus,进阶了producer surplus。与此同时,产生了deadweight loss。
因为垄断价格>MC,所以垄断不能实现allocative efficiency;
因为垄断价格高于ATC的最低点,所以垄断不能实现productive efficiency。
垄断企业可以实现对消费者的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针对同样的商品,定价不同。把消费者分成了不同的类别。
价格歧视使得垄断者的利润提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consumer surplus。
垄断竞争是指一些企业垄断着市场,而不是一家企业垄断。
企业数量不是特别多
产品与产品之间有差异
壁垒不严重
由于垄断竞争可以让垄断竞争中的企业获取利润,这就会吸引新的生产者进入市场。长期来看,价格会等于ATC,让利润等于零。
垄断者非常少
产品有差异
严重的壁垒
寡头之间互相独立
一般来说,4家公司占据市场40%的份额就可以被定义为寡头统治。博弈论Game Theory指两方在不明白对方会采取什么策略下,某一方为了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去做选择。当不论对方采取何种策略,某一方都采取固定策略时,这叫做dominant strategy。假设对方采取了dominant strategy,己方也采取最大化利益的策略,这样的局面叫做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当双方勾结定价,采取collusive strategy时,双方可以同时获得比较高的利润。
MRP指Marginal Revenue Product。这是一个和Marginal Product比较类似的概念。
MP指每个生产要素带来的产品。
MP乘以产品价格,就是MRP。
在完美竞争市场中,商品价格是固定不变的。MP是先递增再递减的,所以MRP也如此。
MRC指Marginal Resource Cost。这是一个和Marginal Cost比较类似的概念。
MRC是resource hiring的单位成本。
MRC代表公司每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源,就要投入多少工资。
企业总希望每单位的成本带来的MRP尽量高一些,同时希望工资尽量低一些。
在完美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上,工资水平是固定的。工资Wage和MRP的交点可以决定公司要雇佣的Labor数量。
Derived Demand是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demand是由于产品的demand衍生出来的。当市场上的产品的demand变高,则产品价格变高。企业看到价格变高,就有追逐利润的动力,就去雇佣更多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带来的MP和厂房设备带来的MP不一定相同。MP/P的值比较高,对公司来说就比较有利。所以,当公司在决定买劳动力还是买厂房设备时,会考虑MP/P谁高,直到两者的值相等。
MRP of capital被称作MRPk。意思是capital所带来的Marginal Product乘以商品价格P。MRPk一定也递减。在完美竞争的capital市场上,rental rate是由市场决定的。Rental rate就类似wage,被用来衡量capital的价格。
在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中,垄断企业可以把工资定的比原来的均衡工资水平更低。同时,垄断企业把商品价格定的要高于原本的MC=MR的平衡点。
基于P>MR这个条件,MRP在垄断情况下会小于完美竞争市场中的MRP。因为完美竞争下,MRP=P*MP。而在垄断情况下,MRP=MR*MP。
垄断情况下,企业制定的工资更低,企业雇佣更少的劳动力。
这一现象被称作monopsony,买家垄断。
在完美竞争生产要素市场中,MRP=MRC=Wage,呈现一条水平线,工资不变。在垄断生产要素市场中,企业可以set the wage。工资Wage不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随着雇佣的劳动力labor的量越大,而工资逐渐变高。MFC指Marginal Factor Cost,也就是每多雇佣一个劳动力所带来的marginal cost。
在垄断情况下,MFC肯定是递增的。劳动力被雇佣一个就少一个,工资水平会越来越高。垄断企业根据自己的MRP=MFC,确定要雇佣的labor数量,这是利益最大化。之后根据这个labor数量,找和supply曲线的交点,确定垄断下的wage。
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竞争性。这代表公共物品可以被任何人使用,并且别人用了,你就不一定能同时用了。公共物品可能随之带来的是“蹭”的问题。当某些goods和services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正面收益时,被称作带来positive externality。
Demand Curve代表了私人利益。
Demand Curve上面的任何一个点的纵坐标表示商品的价格,而商品的价格代表了买家心中的商品价值,所以整个demand其实代表买家的个人利益。与此同时,Supply代表了私人成本,因为supply是他们经营中cost的体现。
在存在正外部性时,利益是被扩大了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水平。所以整个Demand曲线应当向上移动,达到的位置叫做Demand of Social,代表社会价值。
当Demand向上,会产生一个新的产量Q,这叫做Quantity of social。这个理想状态应该是比较大的一个Q。政府应当针对买家或卖家给出补贴,让原本的demand或supply向右移动,达到Q of social。
当出现负外部性时,supply曲线仅仅代表私人卖家成本,而社会成本是被扩大了的。这时候的supply曲线应该向上移动,达到supply of social。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的Q是比较小的,政府应当多收税或多开罚单,让企业的supply向左移动到比较小的Q of social。
累进税。随着收入增高,tax / income 变高。
累退税。随着收入增高,tax / income 变低。
比例税。针对一个税种,tax rate 固定不变。
天生的能力
教育水平和训练水平
歧视
偏好,偏好不是歧视,某些人就是懒,有些人就是勤快。
断
运气
Lorenz Curve劳伦斯曲线被用来衡量收入分配的合理程度。横轴是家庭数量,纵轴是收入。
Gini Ratio基尼系数被用来衡量分配合理程度。基尼系数的计算要基于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越大,一个国家的财富分配就越不合理。政府有一定的义务去把财富做一定程度的再分配,避免分配过于不合理。
以上就是给同学带来的有关AP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讲解了,同学们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先从思维导图一些概念处着手,离考试还有几个月,想让自己成功拿到理想分吗?那就赶紧点击【预约试听】来了解更多AP微观经济学考点吧
点击
AP微观经济学课程怎么学?从词汇公式到经济现象统统为你讲清楚了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