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的文科课程向来都比较难学,因为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去背诵和记忆。其实对于这种文科类的课程也有学习方法可以供同学们来参考和借鉴。下面来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学习IB历史,IB历史有哪些学习方法。
学会标记
标科通常的题目侧重点在于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结构的总结,而不会着重考察具体的细节,一些比较笼统的,理论层面的题目就会经常考到。例如,在authoritarian states这本书中可能会考毛和斯大林经济政策的差异比较。
而相对应的,高科题目侧重点更加强调对历史细节的记忆和基于此的细致分析。这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历史事件及其意义、重要性都有非常深刻的记忆。考试题目可能只是来源于书本某个犄角旮旯的一两页纸上的内容,例如美国在南美的某一两场国家领导人会议及其意义。如此细节的考试题目需要我们对书本的每一个角落以及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的非常熟悉。
标科并不需要学员把自己扔进书里,重要的应该是对每一个章节内结构的梳理,前后的关联,以及跨章节的对比分析。对单个章节里的内容,需要在课堂和书本的笔记之上,不断加深对事件背后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更有助于回答Discuss,Evaluate等一类的问题。在学习完一本书之后,还要跨章节地对内容进行思考,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几章的内容放在一本书里?一战和二战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联?二战和冷战的关系是什么?韩战和越战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一类问题需要在平时学习时就多加总结和思考,而不要过度投入在书本细节中。
高科几本书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对细节的把控,标科中的考点则并非高科所强调的。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高科很耗费时间:需要熟悉书的每一页每一角,把细节和每一个事件发展逻辑整理清楚,才能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但这也是高科的方便之处,并不需要想方设法地在不同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而只需要不断地问自己“why?”,考察更侧重于熟悉单一事件内的逻辑。
学习资料只需要依靠课本就足够。每一本书后有一两页总结了每一类题型的答题结构,大部分章节之后还有范文,仔细阅读这些范文并分析其结构对于掌握正确的考试写作方式很有帮助。
IB历史Paper1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学员的英语写作能力,读IB的学员,稍微努力一点拿到37-38还是很容易的,但是拿到G5录取的学员却主要汇聚在42-44分的分数段,排名靠前的美国学校换分门槛也至少是6分,所以若你也是目标知名大学的IB学员,对待每个科目都要有稳6升7的觉悟。如果这个目标现在对你来说有段距离,点击预约试听【唯寻IB同步培训班】——
唯寻教学天团授课,
根据学校进度定制课程,
弥补以往学习过程中的遗漏点,
结合历年考题缩小考试范围
更与专属顾问与助教全程跟进学员学习情况,
不让任何人掉队,
高效打造7分大神。
点击
有哪些好用的IB历史复习建议呢?这4条高效的复习建议用了都说好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