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App前几日刚刚发布了2021-2022申请季的文书题目(点击了解详情),不少刚刚开始了解英美双申的学员家属和学员发现英国文书和美国文书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两国文书要求的区别,以及英美双申的文书怎么写才事半功倍。
英国文书和美国文书的区别之数量
有很多同学会认为——美英双申=文书量double。
这个观点既对也不对。
正确的点在于,增加申请的国家/学校一定意味着文书份数的增加,也就是说从【数量】上确实是增加了,这是出于客观条件的要求;
错误的点在于,我们可以将内容一致的部分合理的运用到不同的文书中去,这样就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也就是说在【内容】上并不是double的。
那么英美分别需要哪些文书呢?
🇬🇧 英国
通常来说,英国大学只需要一份文书。
文书主要分成三个板块——自我介绍;学术相关内容;实习及课外活动经历。其中,占到最大篇幅的应该是中间这个部分,也就是与学术及专业相关的内容。
🇺🇸 美国
与英国相比,美国的文书数量比较多,如果是通过CommonApp申请的大多数学校,除了提交一篇通用的7选1主题的主文书以外,每个学校可能还有不同主题的小文书。比较特别的是UC系学校,他们有自己的申请系统,文书也是8选4的设置,不过整个UC系是统一的,不需要根据学校的变化而改变主题。
英国文书和美国文书的区别之内容偏重
🇬🇧 英国
英国知名大学看重“专业”,这是每一个留学人都铭记于心的准则。文书也是这条准则的一个体现窗口。
正如上文所说,英国的文书中“学术与专业”的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学校希望通过你的文书来确定👇
你是否真的热爱自己所选的专业?
出于这份热爱,你已经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你是否有能力完成你的学业?
因此,学员需要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中,写出一部生动的“专业奋斗史”,做科研也好,看相关的专业书籍也好,你的活动也是为你的“热爱”来服务的,而不是简单的罗列而已。
也有同学矫枉过正,直接把文书写成了一篇学术专业论文。但是实际上,招生官考察的不全是你的“学术水平”,他们更重视的是你的“学术能力”。尽管很扎心但是必须提醒大家的事实是——如果你的文章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学术干货,招生官很可能连一半都看不完
🇺🇸 美国
CommonApp的主文书是一篇偏重于展示个人形象的文章,历年来可选的主题变化不大,主要围绕个人背景、兴趣爱好、遇到过的挫折经历、与身边的人及社区的相处等方面来书写,着重需要体现的是丰满的个人形象以及“成长”的经历和过程。
与英国相比,美国的文书可能并不会对于“学术”方面做强硬的要求,它更希望你展示一个“独特”的个人形象。但这并不代表你不可以展示你学术的一面,如果你对于某个专业十分迷恋,并且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探索,这也未必不是你“独特”的所在。
而各个学校的小文书主题则互相有差异,最常见的两个主题就是“why school”和“why major”,通过这两篇小文书,可以展示你与目标大学以及与目标专业之间的匹配度。除此之外,可能不同的学校还会有自己特色的小文书主题,破题方法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英国文书和美国文书的共同禁忌
看完英国文书和美国文书的区别,我们再来看看两者的共同点。
有几点在写文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做的事,其实也是各个国家都通用的,大家要引以为戒👇
⚠️ 引用切记慎重再慎重
招生导师希望听到的是你的声音,而不是爱因斯坦、 马丁·路德·金、或者拿破仑曾经说过啥。
所以,除非真的真的真的有必要,否则不要加这些看起来高大上,实则没啥关联的引用,除了会浪费你的篇幅外,招生官们对这种方式已经完全不感冒了。
⚠️ 大家都用的陈词滥调就丢了吧
“from a young age”、“since I was a child”、“I have a thirst for knowledge”、“the world we live in today”...这种句式就不要用了,成百上千的PS都是这样开头的。
⚠️ 夸大其词不可取
不要为了看起来高大上而列举你根本没有好好做的事,比如某一本书籍,如果你只读了一章,千万不要说你读了一本,因为你不知道面试的时候会不会露馅。
英美双申文书怎么写更高效——资源整合
那么,双申党们应该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申请,并且有机的将申请文书进行整合,以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所在。
不论英国还是美国,我们需要做到的一点都是让自己从成千上万的申请者中突显出来,而让招生官【看到自己】的前提就是——你自己要把自己看清楚。
其次,肯定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学校的要求统筹规划一下文书的安排。比如,英国注重学术探索和能力方面,这是绕不开的,所以你一定会用很大的篇幅来描述你与专业之间的关系。那么,当你在准备美国的文书中“why major”的主题的时候,这些内容完全是可以再次利用的。
再比如,有些学校的小文书甚至也会直接问你“对某一个问题是否有深入的了解和钻研”,这个时候你的英国文书也能直接拿来用了。
F同学ED芝加哥大学,U.S.News综排6
F同学从小就规划着往英国方向发展,但是在去年4月,F同学因为一些原因突然萌生了双申的念头。时间紧,任务重,她立即开始准备美系大学的申请。
在文书方面,她延续了自己英系的“学术基因”,结合美国知名大学的“口味”,从一个比较有趣的切入点——中国与英国的茶文化差异出发,进行了文化及学术上的探讨。
经过全面的分析与对比,她选择了偏重学术的芝加哥大学作为ED校,最终也成功的获得了录取。
从这个案例中就可以发现,美英申请是有很多互通之处的,大家不要因为工作量的增加就产生畏难情绪,合理的规划才是最重要的。
英美双申不代表要重复劳动
其实从文书这个点可以看出,英美双申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不代表一定要比别人多花一倍时间来准备申请。
从2020-2021申请季起,大量的学员开始尝试“双申”这条路,可以预见的是即将到来的新申请季,这依然会是很多同学的选择。
说到双申,被讨论最多的就是“投入”的问题。很多同学和学员家属会有所顾虑,担心同时准备两个国家是否会互相牵扯精力,导致两边都没有办法非常好的准备。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事实是,申请两个国家必然要比申请一个国家做更多的事情,这是客观要求所决定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需要真的花“double”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这些事情。
在双申的过程中,合理的规划显得更加重要。认清两国申请的差异,利用两国申请的共性,这样才能最高“性价比”的完成申请的准备。
英国文书和美国文书的区别相关信息的分享就到这里。如何你还不知道抵抗住双申的压力,制定出一份专属英美同申规划,既省时省力又能分散申请风险,可以扫码添加小唯预约【英美双申规划服务】——
10年知名大学申请经验积淀
专属顾问与英美留学专家全年跟进
提供学术成绩,语言成绩、文书、背景提升、PS、
材料递交、入学考试、面试等全环节支持
帮助学员塑造核心亮点
为不同课程背景的学员带来多样选择路径
↑Tutor小唯,你的专属留学管家↑
2020-2021申请季,唯寻牛剑录取情况
更多英美双申攻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