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是很多同学都会选择的一门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不熟悉的同学都想知道怎么学IB中文A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IB中文的学习内容以及一些学习方法。
IB中文A学习内容
IB中文分为HL和SL,高级课程的教学时间为240课程,普通课程为150课时。教学主题与内容包括:1. 文化背景/语境中的语言,文本选自各种资料、体裁和媒体。2. 语言与大众传播。3. 文学——作品和背景/语境 4. 文学——批判性研究。
IB中文A的文学课程中,涉及大量文学作品分析,如果想在分析中拿到高分,学员们在以下四个方面要有一定的基础:
1)必须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熟悉、理解和掌握;
2)分析作品时要掌握一些文学评论的系统知识;
3) 要对作品中涉及的其他方面和领域有所了解和理解;
4)要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了解IB小论文的结构框架和语言要求。
IB官方会划定古今中外重要作家或者作品作为考核范围,各IB学校则拥有自主选择权,指定考试的具体书目。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同学们能够提前阅读各体裁、各国别、各时期的作品。
IB中文的学习导向和要求偏向专业系统的文学批评,与大学中文系专业的难度相当,因此在同学们读书应试时,要适当放弃纯文学化抒情性的陶醉,而用系统的学术理论,严谨的逻辑框架来解构作品。文本内的分析需要联系到诸多文学知识,例如叙事技巧分析、结构特点等;文本外的分析则需要联系到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理论。这些必要的思维武器需要重点学习。
IB是国际化的课程体系,IB中文学习则要求同学们把中国放到世界中来审视,也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看待中西差异、古今对比。因此在具体文本的处理上,要求同学们围绕全球性问题来同时处理两个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文本。
下面来给大家讲一讲IB中文作品分析中的诗歌意象。
意象:其中“意”指抽象的内在心意。“象”指具体的外在物象。可以说,“意”借由“象”来表达,“象”是“意”的载体。也就是说,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以及思想情感的载体。因而,只有领悟意象蕴含的意义,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感知诗人凝聚其中的情感。
诗歌的意象分类:
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作用是让诗歌作品形象化。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称之为比喻性意象。
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于作家某种深刻的思想或者表达富有特殊意义的写作手法。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例如: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暴的象征,绵羊是温顺的象征,孔雀是骄傲的象征,玫瑰是美丽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 现代诗中,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狼可以象征残暴,但有的场合也可以象征野性、自由不羁等等。
写诗不能事事比喻,处处象征,所以在比喻性意象与象征性意象外,诗人用得最多的还是描述性意象。意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作用还是被诗人用来描述景物与事物,并借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象的作用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客观事物身上,使其可感可触,得到生动鲜明地表达。另外我们可以通过意象的自然形象分析意象所衬托或象征的社会形象,从而可以更明确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意象也可以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烘托作者的真实情感,进一步帮助我们去确定诗歌的主题思想。所以诗歌的意象在诗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住了诗歌意象的特点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诗歌。
IB想拿满分其实都不容易啦。如果担心觉得自己现在离以上目标分还有点远,或者担心开学后适应不了IB的高强度学校,可以利用summer vacation先预习起来,欢迎点击这里咨询【唯寻IB暑期先修班】——
点击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