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IB课程中,哲学这门课程的难度还是蛮大的,因为哲学考查同学们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因为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同学们拿高分的难度。本期想来给大家分享一些IB哲学阅读书单,有需要的同学们一起来看看。
《第二性》作者波伏娃
部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女性的集体性失败,即女性沦为男性客体的原因,以及女性如何自我实现,成长为真正的主体。该书主要分为两部分,部分以命运、历史和神话为章节,主要展示了女性成为劣等性别的现象,第二部分以成长、处境、辩解、走向解放为章节,揭示了女性的成长历程中遭遇的困境和各种类型女人的处境,最后提出了女性解放的道路
《沉思录》作者勒内·笛卡尔
笛卡尔把《方法导论》中所描述的哲学再加以发挥,撰写成《哲学沉思》。为了慎重起见,他将手稿的样本分寄给当时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以征求他们的意见。该书的对象是学术界的人士,用拉丁文写成,全名为《形而上学沉思,证明天主实有及灵魂的不死不减》。笛卡尔将学者的疑难和自己的答辩一并附在书中于1641年出版,被后人称为《沉思录》。该书是笛卡尔的成熟之作,成为研究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
《沉思录》分为两部分,部分是笛卡尔对怀疑、人类的精神、上帝的存在、真理和错误、物质性东西以及灵魂和肉体的区别等六个问题的沉思。
第二部分是笛卡尔自己收集起来的反驳和他对这些反驳的答辩,字里行间展示了笛卡尔哲学的有趣之处。
《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作者大卫·休谟
《自然宗教对话录》是十八世纪英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者休谟(1711—1776)的晚年重要著作。全书共十二篇,都系对话体裁,通过论辩方式,披露他对宗教、神的存在等问题的看法。
《论自由》作者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道德谱系》作者尼采
尼采寻找道德的起源,以及道德基本术语"善与恶"的起源,颠倒了西方道德哲学的价值陈述。对他来说,道德只是行使权力的一种手段。因此,两千年来道德的解释权在基督教和犹太教那里。他们颠倒了高尚的主人和坏暴民的古老观念:穷人和被奴役者成为好人,统治阶级从此代表邪恶。尼采对此持反对态度。《论道德的谱系》是理解尼采后期作品的基础:它收集了尼采最重要的想法,并加以总结。
IB哲学的考试分为两种评估形式: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
外部评估是关于核心内容与选修内容的笔试考核。其中,SL学员考2张paper,HL学员考3张paper。
内部评估要求对诗歌、电影场景或绘画等非哲学资料进行哲学分析。
IB选课也许有冷门和热门之分,但IB课程的难度都是出奇的高要求。尤其是对于目标牛剑G5藤校的学员来说,既要求学员的综合能力,又要求出众的单科实力。因此在选课完成后,就要将培训提上议事日程了。点击预约试听【IB同步培训班】,早早达到目标大学要求的标化成绩。
点击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