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美国的文书奇葩而有趣,而英国的文书全部都是学术...那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些“奇葩”的美国知名大学文书...著名的斯坦福小哥Ziad Ahmed,申请文书中重复了一百遍“#BlackLivesMatter”录取哈佛大学的重庆妹子,“三句话不离麻将”,和招生官一拍即合。有意思的美国申请文书比比皆是,而英国,难道就是学术学术学术?其实并不全是!
文书(又称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对于申请英国大学的同学来说,文书是申请英国大学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最关键的一份材料。在填报志愿时,一共可以填写相近的五个专业,而文书则是五个选项共用同一篇。除了学习成绩等“没有发挥空间”的硬性指标之外,也就只有文书能够向所申请的大学展现学员的个人优势,使得学员脱颖而出,最终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大学申请中斩获。而对于要冲击牛剑G5的同学来说,文书则更是整个申请之路上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G5申请者们正在参与热议,PS“应该怎么写”,在座的各位心中有底吗?
设想你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国际课程成绩过线,语言达标,竞赛活动满级,最后却因一封文书被目标大学拒之门外... 最心痛的"被拒"方式莫过于此!今天,我们从唯寻强大的PS素材库中淘出被牛剑G5看中的好文书!(这就来告诉你如何摸透英国知名大学的心思!什么样的文书可以横扫英国知名大学!同时告诉同学们“PS中的该写与不该写!”)
被牛剑G5选中的文书,写了什么?
1、兴趣:
我喜欢你们的课程。
2:实现人生追求:
这里的学习能帮助我完成未来的规划,
3、学习能力:
我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里的课程。
以今年录取伦敦政经管理系的L同学文书为例:
L同学将自身兴趣经历与学术专业完美的融为一体!L国际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戏剧,于是L从管理戏剧剧社的角度,结合专业的管理的理论去呈现这篇文书。这篇文书既是关于她自己,也能表现她对管理专业的热情,专业性很focus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最后文书的呈现非常精彩。尤其LSE是一个非常看文书的学校,这篇文书帮助L同学顺利拿下。
结构——“套路”要会使
有的同学问,结构有那么重要吗?我的文书内容全部写的是干货,非常高大上,还不够吗?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你辛辛苦苦写完的PS,招生官很少会全部看完,有时甚至不会看完一半!所以!结构非常重要,精华一定要放在最前面!招生官最想了解的信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招生官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基本就是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
2)你有没有能力完成你的学业
所以开头之后,将你的课内/课外学术成就,课外经历,职业规划依次罗列下来,这就是PS的初稿了。注意:只是初稿!这只是初稿!!
修改——去改"21遍"吧!
当然21遍是夸张说法,这里只是提醒你真的要改很多很多版!为什么PS需要不停修改呢?因为文章中的论点,需要一步步完善补充。定完了主题,搭完了架构,之后就要往PS里面填入血肉了。每一个论点都需要论据,而每一个论据都需要细节。
比如说:
你形容自己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员,那就必须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是如何优秀的。是成绩排名在全校前5%,还是在某一个领域获过很多奖?需要用事实例举。
又比如说:
你写了参加一个科技竞赛活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具体做了些什么?其中运用到过一些什么知识?中间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个活动你收获了什么?需要一个真实完整的交代。
当然,所有的细节都是要为主题服务的。不管你如何发散,最后一定还得回到你某一部分的学术能力上,这才是招生官想要看到的。什么样的文书才称得上精彩?在此,特别贡献三位牛津大佬的真实PS来借鉴参考!(有图有真相~)
就由他们为大家演绎什么样的文书才称得上精彩!(Disclaimer:三位同学的文书都已经在UCAS系统里面,任何形式的抄袭会让申请者直接出局)(再来一个Disclaimer:为保护同学的隐私,文中敏感内容都做了一些处理,用...和XXX代替文本)
A同学文书梗概:经商天才的“蓝海博弈”发现之旅与商业化道路
文书点评:
A同学文书的主线是自己参加一个青年高峰论坛的时候,听了一个著名管理学家的演讲,随即对“蓝海”这个商业概念发生浓厚的兴趣。之后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写商业计划书、活学活用多领域的知识,最终搭建线上网络商业平台。和大家想象中的“学术学术学术”不同,A同学在自己的文书里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有血有肉,很真实,也很可信。
B同学文书梗概:经商天才的“蓝海博弈”发现之旅与商业化道路
文书点评:
B的侧重点更多放在经济和金融上面。他的文书故事也有一个完整的情节:对一个小现象发生兴趣,然后深入钻研,参加论文比赛获奖并在学术期刊发表之后,进而在本国最大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向大众普及自己的观点。
C同学文书梗概:研究Romer Model模型
文书点评:
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比较“抖机灵”,C事前详细研究了牛津大学经济学的教学范围,发现Romer Model是一个很特殊的模型,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和A-Level的教学大纲差别很大,有着完全的大学经济学的深度与广度。
它是一个很新的模型,和Solow相比,更加丰富,而且也并不是每所大学都会对这个模型如此重视,牛津算是一个。
大部分的申请者对经济学还停留在国际学校阶段时充满“文字和简单图像”的印象中。而C通过这个段落,向教授展示了他愿意多花精力去提前学习大学的知识,也更加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任。而且,这个模型完美结合了科技和经济,让他可以多多提到自己在机器人方面的成绩。牛津的政治学也需要学员拥有编程的能力,这样来分析政治方面的数据,得出结论,C展示了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和只会读读写写的申请者相比,更有不同。
文书中千万不能写什么?
如果文书写不好对学员的申请真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大方向来看,很多学员在文书中表现出以下两个最大问题:
尤其是有面试的同学。文书的质量可以决定这个学员是否能拿到面试,而面试的表现则决定了学员是否能够真正被牛剑青睐。因此,文书中提到的种种细节,在面试中也可能会被细细询问,以确定学员所言非虚。如果在文书中提到了超出自己实力的事,教授在面试中仅仅通过三两句盘问,马上就可以看出文书中注入的水分。

Dr. David Essex
David博士举例了他之前面试过的一个工程系学员。(目标工程的学员注意啦!)
这个学员在文书里写到做机器人的经历,设计了一个关于机器人在迷宫里找蜡烛的程序。这位学员在面试中能够把这个过程解释的特别详细清楚,并且非常自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他对这门课的热情!这个学员能够有关于工程方面的研究经历兼具自信有逻辑的表达,让面试官印象深刻。教授很肯定的说 “He got the ”。还重点提醒了同学们,文书上的内容千万不要瞎写!例如,你在文书中写到对于公式的理解,教授可能会问你的理解和很细节的延伸。如果你没有回答上来,招生官会认为你不可信。知道了文书中“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之后,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开始摩拳擦掌了呢~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们只是国际学校生,哪里有那么多活动!尤其是高含金量的活动该怎么参加呢?真的干货不够啊...
又有小伙伴说,有了大佬们的文书太强了!我也想知道:
怎么知道挑重点?
故事情节主链应该怎么设计最好呢?
什么是教授最看重的呢?
1. 素材挖掘
●头脑风暴,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文书素材挖掘
●具有针对性和个人独特性
●学员明确主题和结构
2. 内容包装
●根据挖掘出来的素材对PS内容进行进一步挖掘和包装
●完成PS初稿
●使PS内容言之有物、充分充实
3. 内容修改
●根据初稿添加不同专业针对性的内容(例如课外知识等等)
●对内容反复锤炼、提炼精华,体现价值
●PS内容已基本完善
4.语言修改
●英籍导师进行语言修改
●避免语法错误
●语言修改及包装
牛津剑桥精英创立,精研国际课程九年。专注于A-Level, IB, AP等国际课程全科培训,提供国际学校择校与英国优质大学留学指导。详询:400-8256-055
九年关注|国际课程辅导|竞赛课程提升|高端留学申请
本文由唯寻国际教育Visionacademy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犯版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