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唯寻发起了一项新星导师选拔赛,本次共有8名导师参赛,他们教学风格迥异,你会选择pick哪位导师呢?
1号 Yanan
决赛宣言:“每日改变一点点,最让我骄傲。”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教育政策硕士
2号 Yanni
决赛宣言:希望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能带来快乐。
巴斯大学建筑工程硕士
物理组这次比赛的题目分别是:CIE考试局今年新加入的天体物理部分,以及决赛中的波的基本概念。这两个题目乍一听上去,都有些抽象。但其实都离我们的生活都是非常近的。
在备课的过程中,都可以从很多生活有关的例子展开,让同学们迅速将一个知识点和自己接触过的事物联系起联系,从而帮助理解。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们初赛要讲luminosity(恒星辐射的能量),集体讨论的时候大家发现可以用唯寻去年发的小夜灯(一个有灵魂的发光月球)来代替星球充当教具。(感觉是这颗球最高光的时刻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物理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个国际课程,作为物理导师,可以不断通过有意思的举例来帮助学员理解并记忆不同的知识点。如何让课堂更加有趣,让学员不再(or尽量不再)觉得物理课上很枯燥,是对我们自身,不对学习不断成长的一个考验。
一个好的物理导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国际课程知识,还要认真观察生活,不断思考创新。做到热爱学习,更热爱生活,才能将生活中简单的事情和知识点建立联系。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把知识点用有意思的描述表达出来,并建立更多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员自己对生活对学习思考,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热爱,不断成长,不断创新。
3号 Shuying
决赛宣言: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感恩有你们
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
这次比赛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能够更好地代入学员的思维模式。在出师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授课的学员都是基础较好的,这也导致我形成了一种教学惯性,那就是会经常默认学员已经知道某个知识点。
评委们的点评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对我改进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我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既可以为基础良好的学员提供更多课外的拓展,也可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号 Kyra
决赛宣言:远方很远,步履不停;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帝国理工学院 数学与统计专业
不知不觉师赛到了尾声~回想初赛的时候小组成员一起帮着改讲义和磨课,二十分钟的内容推翻重来了3次,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感谢她们的支持和陪伴,不厌倦地配合和提供宝贵的意见,初赛的时候我才能信心满满地上场。这也成为了我这次最宝贵的经历。
5号 Collin
决赛宣言: The art of teaching is the art of assisting discovery.
西班牙拉蒙尤以大学
虽然是参加比赛,但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初赛和组员们一起花时间磨课,也从各位组员导师和教练导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新的上课思路,看到每一位同事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热情和认真执着的地方,结合借鉴了各位组员们的经验才在比赛时候呈现了一个比较好的课堂效果和氛围。
从事教育主要是因为喜欢和学员分享交流,目标是希望可以结合各种有意义的时事新闻案例,不仅是停留在考试的知识点上,更希望可以将最贴近生活的经济学,以既有逻辑又有趣的方式传达给学员,培养学员多角度思考一些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6号 Doris
决赛宣言: 这个人很佛,什么都没有留下
墨尔本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
香港理工大学投资学硕士
曾担任国内某龙头数据公司日本市场财务主管,精通财务数据分析
因为本人没什么才艺,但是很喜欢在课余零碎时间刷刷dy。虽然绝大多数时间刷dy就是为了搞笑视频和帅哥美女,但是偶尔还是能从很多大神的科普视频之中学到一些小知识。所以刚好想借着这次机会,通过拍摄一则小视频的形式做一些business相关知识的小科普,也希望通过蹭苹果的热度帮助10月就要考试的Alevel的同学们记住‘just-in-time inventory control’的这样一个知识点。
其实在我看来知识点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尤其是在business这门一个case一个状况的国际课程。所以同学们只有理解知识点才有能力去运用知识点。而对于同学们来说知识点无法理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接地气",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接触过,完全没有概念。那么导师的作用可能就是将‘天上’的知识点结合最通俗易懂的"人间"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加深学员记忆。
7号 Vincent
决赛宣言:随处可学,随地可教,能够解决生活中问题才是知识的目的。
墨尔本大学食品科学硕士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学士
我的初赛题目是"hybridization杂化轨道理论",在准备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题目,我们组的小伙伴们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讲法,在互相的点评和交流里我也学到了不少,丰富了自己的讲法。
决赛的题目是"colored complex of transition metal",考虑到这个课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也较复杂,单纯的干货输出很难使学员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从易到难的讲课逻辑,设计好一步步的问题来引导学员和调控节奏。同时我也在一些地方设计了几个像是“电子们争当人上人”的梗作为记忆点,好在效果似乎还不错,嗯……赶快掏出小本子记下,以后上课讲到这里可以用上。
附加赛的视频我想分享一个以前做饭时的一件糗事和背后的化学原理——化学导师做起饭来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学术,毕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时解决生活里的问题嘛。
8号 Vivian
决赛宣言:享受学习,快乐懂得,冲向A星
曼彻斯特大学 航空航天工程硕士
巴斯大学 物理专业学士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在生活和授课中运用比喻的人。敲黑板,这是小时候语文的得分点:“运用了生动形象的修辞方法,将抽象的xxx具体化”。
像是物理其实是一个可以从微观解释到宏观的国际课程,所以某些课题其实是很抽象的,例如物理这边的初赛topic电场,力和场强的方向,能量的正负,所以我用了学员对学校和游乐园的“排斥”和“吸引”来做了demenstration,得到了成熟导师们的好评。
当然唯寻还有很多优秀的导师,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导师详情的话,记得点击这里哦!
点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