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寻有很多大神级别的学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手拿各种奖项,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大神的拿奖秘籍是什么吗?今天给大家邀请到了BPHO IG金奖,澳洲AMC distinction的优异成绩的董同学来给大家讲讲,董同学也在今年唯寻杯中获得了奖项哦!下面就给大家一起来看看董同学是如何复习BPHO和唯寻杯大赛的吧!
董同学拿到11月唯寻杯战神奖,之前的成绩也是金光闪闪,全部都是A* or 9分,还获得了BPHO IG金奖,澳洲AMC distinction的优异成绩。
*以下来自董同学的自述~
参加完唯寻杯,我学会了“放弃”
这次唯寻杯,我参加了化学和物理的2项考试。成绩也还可以吧,怎么说也拿奖了。平时也参加过一些竞赛活动,像BPHO和澳洲AMC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唯寻杯跟这些竞赛又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就是,很惊喜,化学题很惊喜,物理题更惊喜。它跟普通考试不太一样,很多题都不在考纲上,出题内容很广泛,如果只是按照考纲参考学习内容来看的话,做题时还挺没思路的。
在参加唯寻杯之前,我做题一般都是顺着题目来,碰到题就做。而唯寻杯题量比较大,有些题目做到一半发现“不值得”,就会中途选择放弃,与其浪费时间在这种题目上,不如做后面更有把握能拿分的题。
选择题的这个题型,其实有一个特别好的诀窍,就是——三长一短选最短。哈哈开玩笑啦,其实选择题的技巧很简单,就是可以用【排除法】,有些选项带入一计算你就知道是错的,那么就能排除它了,可以将关注点放到其他选择项上。
但是题量太大了,我觉得大部分同学也跟我一样没把所有的题做完吧。有所取舍,也是我这次参加唯寻杯学习到最重要的一点。而对于简答题来说,要是其中某一个步骤错了,那你最终的结果可能就与正确答案谬之千里了。所以唯寻杯这个题目设置,可以说既友好又不友好。在这里许下个愿望:希望决赛的题目能出的稍微正常一点。
要说参加唯寻杯后最大的感受,是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对数字的敏感度可能没有其他大神那么强。比如说你看到1、2立马就能想到根号3之类的,我可能就要绕一个弯才能想到,会比其他同学慢那么一丢丢。不光能拿奖还能让我了解自己的不足,参加唯寻杯简直就是我今年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牛津 IC 还是UCL?我考虑考虑
说实话,我其实算是一个偏科的学员。虽然在IGCSE阶段选的课成绩都还不错(A* or 9),但跟参加唯寻杯做题一样,现在的我也是有所取舍的,舍弃了经济,选择了高数、数学、化学、物理。
通过现阶段对于理化的进一步学习中,我发现我对物理更加感兴趣,确切地说是天体物理。但是在牛津和IC的物理系,前两年是要学习数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物理学等课程,只有到了大三才会有自主选择,选择天体物理学去研究。
而在UCL,直接就有Astrophysics的本科专业学习,能更早接触到我心目中的专业。虽然现在纠结起来有点早,但是有了目标更有动力去学习嘛。希望在今年的牛剑营中能遇到同样喜欢天体物理的小伙伴呀~
复习——我的重点只有一张纸
要想冲刺牛剑G5,我现在在做的就是刷题、刷题、刷题。我平时不太记笔记,但我会记一些重要的点,一些我容易出错的题目范围,记一些特殊的关键词,我会尽量整理在一页纸之内,简洁明了。
比如说,我有时候在求导的时候经常会省略一些步骤,或者把积分和导数弄反,这样就很容易求着求着把公式用错。然后我把这个关键词记下来,哪些是我不会的,哪些是我会但是经常搞错的,考试之前拿出来看看,提醒一下自己不要再犯这种错误。
Q:对于不会的题目你会自己琢磨吗?
A: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问别人,自己琢磨半天都琢磨不出来的事情,那不如就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多学习一下别人的思路,学习到了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了。
Q:除了记关键词你还有什么复习秘籍吗?
A:复习阶段我一点只做真题,把每种题型都去吃透,那在考试中就游刃有余了。同时,我觉得还是要针对不同的考试局准备不同的复习方案,因为不同的考试局不光考试范围不一样,考试侧重点也不同,它们有各自的preference。在考试局规定的框架里去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做到自己能做的。
2020年11月唯寻杯现场
另外在这边给同学们一些tips,平时学有余力的话可以接触一些新颖的题目,除了考纲范围内的,多接触一些新题有助于扩展自己的思维。就像这次唯寻杯,很多题就不在考纲范围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想要学好数理化,就一定不能死记硬背,对于各项公式都必须要理解透彻并熟练运用。
唯寻给了我更大的自由
为什么选择来唯寻上课?因为学校的进度太慢了。其实学校也是常规授课,但是整个班一起上课,每个同学的水平不一,导师要照顾到那么多人,总不能每个人都顾及到,对我来说反复讲我已经理解的知识点我会觉得很无趣,所以那个时候我就会选择趴着睡觉。但想要冲刺牛剑不能就这样浪费自己的美好年华呀,时间那么宝贵都用来学习多好,所以我就选择来唯寻上我想上的课程了。
还有一点是,我觉得IB体系不适合我(我学校里是IB体系的),因为IB的六门课程是一定要选的,而我又有些偏科,学习理科是享受,而文科对我来说就略微有点痛苦了图片。
而来唯寻上了A-Level课程后,发现我可以随便选择想学的内容,相对来说这边的进度更加贴合我的状态,我了解过的知识点可以快速略过,而我觉得是难点的地方可以让导师重点讲一讲。
另外我觉得,唯寻的导师更加和蔼可亲,像朋友一般,相处起来没有太大压力,相对而言比较舒服。这边导师本身学历就比较高,也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牛津剑桥IC你所能想到的知名大学,这边都有),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对未来的期望。
在唯寻上课的这些日子,一路过关一路进步,感谢唯寻优秀的导师们,他们相当负责,对我的帮助也不少。也希望我今天这些短暂的分享,能帮助未来想要参加【唯寻杯】以及同样喜欢物理的同学们。
以上就是董同学给大家带来的一些经验之谈,同学们如果你也想成为牛剑中的一员,那就别错过唯寻杯哦,在2018年VISIONARIES 由221位来自各个国家国际国际学校的学员组成,共有98位获得剑桥大学面试邀请,92位获得牛津大学邀请,面试邀请率高达86%,最终有74位学员获得牛剑!在2019年,VISIONARIES 由230位来自各个国家国际国际学校的学员组成,113位获得牛津剑桥大学的录取。赶紧点击【预约试听】开启知名大学之路吧!
你也可以点击
大满贯选手启示录:论如何狂揽牛津、帝国、UCL、港大、港科等8封?
不自信学姐亲述:我按计划“行动”,就把IC、UCL双抱回了家!
查看更多唯寻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