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地理考试由3张paper和实地考察两大部分组成。本文就来详细介绍一下IB地理的学习内容与考试特点,一起来看看如何复习这门课才能帮助你既提升思维能力,又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色。
地理学融汇了不同国际课程的知识,自然地理偏向于理科,学习气象、地质、水资源等内容,而人文地理则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国际课程都联系在了一起。IB地理也充分发挥地理学跨国际课程的课程特点,引导学员理解不同国际课程的概念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IB地理需要学习核心主题+选修主题,其中核心主题是所有学员必学的科目,选修主题选SL的学员要学习2门,选HL的学员要学习3门。而且选HL的学员还需要额外完成拓展主题。
核心主题(必修)
Topic 1:人口发展
Topic 2: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Topic 3:环境质量与可持续性模式
Topic 4:资源消耗
选修主题
Topic 1:淡水-问题与冲突
Topic 2:海洋及其海岸边缘
Topic 3:极端环境
Topic 4:危害和灾害-风险评估和应对
Topic 5:休闲、体育和旅游
Topic 6:饮食和健康
Topic 7:城市环境
HL拓展主题
Topic 1:衡量全球互动
Topic 2:世界变化
Topic 3:经济交流
Topic 4:环境变化
Topic 5:社会文化交流
Topic 6:政治结果
Topic 7:地方层面的全球互动
IB地理考核分为笔试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IB地理考试的笔试部分有3张paper,选SL的学员考2张,选HL的学员考3张。
Paper1考核心主题的内容,Section A由四道必答的简答题组成,Section B部分是三选一的eaasy题目。
Paper2一共有六道题,分别包含三个选修主题,每个主题二选一,题型有简答题和短essay。
Paper3考HL的拓展主题,从三道题目中任选其一回答,每道题都包括一篇短essay和一篇长essay。
实地考察部分:学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一份2500字的调查报告。
从地理大纲和地理考试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IB地理有非常多essay题目,很考验学员的写作能力。
作答前,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按要求列出地理知识还有正反两方的观点进行辩证。作答时要尽可能详细,将概念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一些同学对地理概念理解不够深,运用案例分析的时候没有与原理紧密结合,造成逻辑不清,分数也不高。
因此在地理学习中需要多用知识横向比较,真正理解并多角度分析地理案例。
理清概念
一些概念本身长得就很像,容易混淆,例如rehabilitation和reconstruction;mitigation strategies和adaptation strategies;Neo-Malthus view和Anti-Malthus view等。
为了理清概念可以采用对比+联系方法,将定义内涵列出并比较差异,然后结合案例做进一步辨析。
多角度分析案例
地理事物具有复杂性,往往需要多角度去分析案例。而运用好角度的前提是深刻理解地理概念。
例如题目要我们分析“概述为城市循环系统做贡献的交通管理策略”,这道题的“城市循环系统”深层含义就是“少耗资、少排放、循环利用”。
因此答案的“交通管理策略”就需要提及“鼓励使用公交和新能源汽车”,紧接着影响是“节约能源、减轻交通压力、降低环境污染”。这样逻辑就很清晰且有步骤了。
积累经典案例
地理写作离不开案例分析,因此积累经典的地理案例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能说明不同原理的经典案例,在考场上能发挥更大作用。
例如孟加拉国的洪水灾害,这个案例可以用来分析洪水产生原因、洪水带来的好处、防洪手段成败等多个层面的题目。
同一个知识原理还可以找出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案例做横向对比。
例如“调查人们继续居住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地区的原因”,就可以收集海地和日本的案例,列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IB地理考试与课程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啦。今年的IB大考还没有取消的迹象,希望能帮助你好好利用winter vacation黄金时间复习。像地理这样需要日常累积的科目,如果等到考试来临,才突击复习很难有好效果。如果你需要紧跟学校进度的辅导课程,可以点击预约试听【IB同步培训班】,唯寻教学天团授课,根据学员需求定制课程,精准定位知识漏洞,提留国际课程思维,手把手带你规划EE选科,找准IA TOK时间线,完美复习的同时稳步提升GPA。
唯寻学员的IB平均分高达40.19,远超亚太地区及全球IB平均分。
更多IB学习攻略点击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