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AP经济考试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经常会考到的,这部分的知识点同学们最好能够和需求定律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快速又好的掌握。下面就给大家带来AP经济知识点之弹性。
什么是弹性?需求定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如果小伙伴忘记了可以回顾一下本公众号之前的“需求定律(the law of demand)”。但减少多少呢?比如价格上升了10%,需求量也下降10%?这就是弹性需要回答的问题了。
在经济学中有好几种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但对于AP考试来说,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最重要的一个,简单的理解,这个弹性是量化需求方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上升10%,需求量下降多少百分比。一般用ED或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E是弹性的英文单词elasticity的首字母,下标D或d表示需求。
这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比如当价格上升了10%,需求量下降了20%,代入公式,
ED = -2
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根据需求定律,需求量和价格呈反向变动,所以这个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符号一定是相反的,这样求出的分数值都是负的,既然都是负数,就约定俗成地只取正值了,即0≤ED≤∞。
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不同的数值范围中有不同的名称:
ED=∞,该商品的需求为完全富有弹性(perfectly elastic),价格变动一点,需求量就完全消失了,也就意味着商家不能变动这类商品的价格。
ED>1, 该商品的需求为相对富有弹性(relatively elastic),即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很敏感。
ED=1,该商品的需求是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即价格变动多少,需求量也变动多少。
ED<1,该商品的需求为相对缺乏弹性(relatively inelastic),即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消费者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ED=0,该商品的需求为完全缺乏弹性(perfectly inelastic),即不管价格怎么动,需求量保持恒定。
AP考试中既有可能给你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百分比,让你求解弹性值,那就直接带入公式即可;也有可能先给弹性值,然后给出价格变动情况,让你确定需求量的变动情况。
除了直接的计算外,需求的价格弹性还有应用的考察,就是帮企业做是否提价以进阶收入的决策,这里涉及另一个变量:收入(total revenue,简称TR),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成交量,TR = P X Q。
小伙伴们不要单纯地以为进阶商品价格,卖家就能赚更多,根据需求定律,Q和P是反向变动关系,所以价格和商品量对TR的影响是相反的,那TR到底会上升还是下降,就要看P和Q谁变动的幅度更大了。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商家应该是降低价格才能赚取更高的收入,比如降价10%,需求量会上升超过10%,这样最终TR是上升的;而如果提价10%,需求量下降的幅度会超过10%,最终TR是下降的。但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1),商家应该提价才能赚取更高的收入,比如提价10%,需求量虽然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是小于10%的,这样TR还是上升的;如果降价10%,需求量虽然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小于10%,这样TR还是下降的。
以上就是AP经济学弹性的介绍了,如果以后想申请经济类专业小伙伴可以选择这门课程,提前熟悉大学内容,当然对于一些要参加考试的AP体系同学们来说,也时候紧张起来了,因为不管是想进哪所大学,优异的标化成绩才能敲开大学之门。如果你需要帮助的话,欢迎您前来唯寻。点击【预约试听】即可报名参加。
点击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