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应该能够知道LSE法律专业在全世界都非常有盛名,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在读LSE法律专业学姐来跟大家讲讲LSE法律本科专业怎么样?想申请该专业又该怎么准备。
王同学录取院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律系
王同学申请背景:
❖IB 成绩:40
HL:化学、数学、经济
SL:英语A,中文A,物理 (pg 41),Econ EE
❖其它活动:
两份各为期半月的律所实习(新加坡+中国)
三次各为期半月的义工
学校辩论社
MUN(模联)
TEDx speech Student Speaker(TED演讲)
小王同学是新加坡国际学校19级的IB毕业生,现在是LSE法律大一在读,喜欢哲学和社会学,为方便叙述,以下内容以人称呈现。
在LSE读法律,关键词有两个:辛苦、超充实
LSE法律和别的学校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课程的进度快,内容密集。比如说,我们的contract law在一个学期(三个月)内就上完了,而别的学校普遍要一个学年。挤出来的时间里,学校就会加新的module进去。
我的理解是学校是为了让我们接触尽可能多的module,以便我们确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学业压力和更多的reading。
再加上LSE就业方面比其他学校都相对大的压力(后面会解释),如何平衡学习、社团和求职是最大的难点,因为事情太多,计划起来困难,有时候态度就会很消极。我个人认为在LSE读法的体验还是比较特别的,两个关键词:辛苦、超充实
觉得专业很有意思
其实对于专业本身,和我预期的差不太多。我确定读法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很全的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地了解到这个国际课程的reading,essay,课程设置大概都是什么样子。LSE法学的课程设置真的非常细致,有很多分支,所以课程选择面是比较广泛的。
比较意外的应该是这个国际课程的内容,我原本以为英美法律都属于普通法,立法权的根属性和结构应该差不多,区别只在于形式(有没有成文宪法)。实际上两者差别很大,而这种差别学起来意外的很有意思。
这也是公法(public law)的魅力所在——通过学习一个国家的公法,这个国家所处社会的脉络就会清晰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从中了解到为什么国家会做出特定的决策,以及它的国民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我可以大胆地说,每个法学员都是因为法理学或者刑法对法律这个专业产生兴趣,但公法的有趣是要在真正开始学习后才会感受到的。
△小王同学在伦敦
不同维度下的LSE真实测评
学术氛围
LSE的校友大多都很优秀,相应的学习氛围就会更加的好。LSE的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大家都学习到通宵,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学习氛围可以带动我。
课程难度如前文所说其实还好,但前提是你足够喜欢法律这门课程。大量的reading是会消耗热情的。至于essay,有些人写的痛苦,有些人觉得是巩固和展现自身知识的机会。热爱程度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学习质量(输入),输入决定产出。
校园氛围
课业外,LSE最大的特点就是求职氛围很强,这一点我们和学经济的朋友一样逃不开。除了刚刚提到的会有各种各样的职业分享之外,从入学天我们就不断地收到学校Career Centre的邮件催我们参加活动,大家也在求职季一开始就紧张得不行。这一点算是LSE大环境的特点,有利有弊吧:
利在于,大家都被就业的洪流裹挟着走,从长期来看,也能够带动我去更早的做出一些职业的规划,这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
弊在于,潜心做学术的或者有其他考虑的同学,迫于peer pressure也在为就业焦虑。法律系尤为明显。不管是想做barrister的,想做法律研究的,在求职季都在往corporate law firm砸简历。
图片来自于 LSE laws facebook
社交生活
我自觉2020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选择线下上课。在英国这几个月我认识了无数聪明又很有想法的朋友,他们在自己的路上走得坚定,谈起热爱的事物眼睛里会发光。我非常享受和他们聊对世界的认识,聊过去未来,聊人生理想。
个人方面,我参加的社团都偏职业导向,前几个月都在参与组织律所线上见面会或者学长学姐就业分享会之类的。希望这个学年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可以探索其他领域。我比较喜欢哲学法理学社会学,这几个月想多读点书看看讲座,春天给学校的law review投个比较法方面的稿。如果时间上安排的过来,我还想再做点义工和pro bono相关的事,创造一点个人价值。
起居生活
LSE出了名的校园小。但就我个人而言,校园大小正好且非常漂亮。其中一栋建筑甚至拿了设计奖。可能比较遗憾的一点是,LSE做为非常现代化的社科大学,不会有那种充满英伦风的老式建筑,多是大落地窗的和各大律所投行如出一辙的大楼。
宿舍方面,我住在Bankside,是LSE本科生最多的宿舍。这就意味着两点:一,社交不愁;二,疫情严重。这个宿舍房租和房间面积最划算,食堂出了名的好吃,社交体验极其好。总结说,性价比高,没选错。
周边环境方面,放学沿着泰晤士河慢慢踱步回宿舍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候。河边的水鸟和松鼠,长椅和落叶,会让我所有的浮躁和焦虑都平静下来。
如何准备申请LSE法律专业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在之前访谈里提过的,先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法律这门课。虽说人生有容错率,但是如果抱着“薪水高”“爸妈期待”这样的想法来读法律,你可能会越读越烦,甚至影响到gpa,继而影响到考研和就业。如果前提理清楚了,那么我的建议是:早做准备,主动接触、用心观察。
定一个长期计划,拆解成年计划,在慢慢拆成每一天的计划。这样的话,心态可以始终保持平稳,我高一的时候就在做计划,参加了大量活动为申请做铺垫。因为法律不像其它的国际课程(像物理、数学、经济等),在国际学校可以接触到,有明确的背景提升路线,法律专业就只能靠生活中自己观察。
提起法律专业的课外活动,大家默认的就是:辩论和模联。
但比较糟糕的地方在于大家都有,很难出彩,而LSE又很重视文书、学术背景,所以只有这两个是肯定不够的,最好再往外拓展一些,例如商赛,实习、义工、我自己还参加了个TEDx。
△小王同学在义工
△小王同学在商赛
虽然有的活动乍一听并不和法律相关,但在后面写文书的时候还是可以从中提取一些素材。比如说你在从事义工的过程中,你会观察到他们受教育的情况,然后这个的话要跟他们的教育政策又息息相关,只要学会观察,任何活动都可以提炼出很多可以写的东西。
文书尤其重要
要知道,LSE的法律系是现在世界上最好的院系之一,在银行法、税法、民事诉讼、公司法、劳动法、家庭法、福利法、法律制度和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研究都处于领先地位。除了难申,别的毛病没有,平均录取率基本在7.2%左右。在我的申请中,文书可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上述提到我做的那些活动最终也是要融进文书里面的。
我当时在唯寻的文书导师Kylie给我的帮助很大。她告诉我写文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申请的国际课程为导向。我原本写的稿是比较流水账的形式,先列举我参加的活动,然后从中获得的可以和法律靠边的经验。但是Kylie导师就说这样不行,要以法律为导向:我,因为对法律某一方面的兴趣,从而去参加某些活动,进行进一步探索,最后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然后进一步激发兴趣,这样子就会比较紧扣我申请法律这门国际课程~
LSE在社科、金融、政治等领域都有极高的学术地位,2020 QS国际课程排名中,LSE多个专业均入围了世界TOP10行列。想入学LSE吗?那你可就需要一份长期的留学规划了,不管是Alevel还是IB,LSE的标化成绩要求都十分的高,只有专业的留学规划,才能最大程度助力您各方面都能够达到LSE的要求。点击【预约试听】即可开启你的知名大学梦。
点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