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化学中,有很多化学方程式,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是IB化学无机反应化学方程式,面临大考的你赶紧来收下吧!
金属铁投入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铜析出:Fe+CuSO4==Cu+FeSO4
类比失误: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铜析出:2Na+CuSO4==Cu+Na2SO4
失误原因:Cu2+的氧化性强于H+,但Cu2+与金属钠的反应速率远小于水与金属钠的反应速率,故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首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然后生成的NaOH在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即: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金属钠投入到可溶性盐溶液中,总是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然后生成的NaOH再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过氧化钠中:2Na2O2+2CO2==2Na2CO3+O2
类比失误: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过氧化钠中:2Na2O2+2SO2==2Na2SO3+O2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可将还原性气体SO2氧化生成Na2SO4。即:Na2O2+2SO2==Na2SO4。
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2FeCl3
类比失误:铁与碘混合加热反应:2Fe+3I2==2FeI3
碘单质的氧化性比氯气弱,只能使铁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生成碘化亚铁(FeI2)。即:Fe+I2==FeI2。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
类比失误:氟气与水的反应:F2+H2O==HF+HFO
失误原因:氟气的氧化性比氯气和氧气都强,可以置换出水中的氧,生成氧气和氟化氢。即:2F2+2H2O===4HF+O2。(也有研究表明在冰的表面通过氟气可以生产次氟酸)氯气能跟溴化钠、碘化钾等溶液反应置换出溴、碘,但氟气不能跟氯化钠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少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Ca2++2ClO-+CO2+H2O===CaCO3↓+2HClO
类比失误: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lO-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将还原性气体SO2氧化生成CaSO4。即:Ca(ClO)2+SO2+H2O═CaSO4+HCl+HClO。
向Fe(OH)3中加入盐酸:Fe(OH)3+3H+==Fe3++3H2O
类比失误:向Fe(OH)3中氢碘酸加入:Fe(OH)3+3H+==Fe3++3H2O
氢碘酸的还原性比盐酸强,I-离子会被氧化性较强的Fe3+离子氧化生成I2。即:2Fe(OH)3+6H++2I-===2Fe2++I2+3H2O。
向中稀硫酸加入FeO:FeO+2H+==Fe2++H2O
类比失误:向稀硝酸中加入FeO:FeO+2H+==Fe2++H2O
稀硫酸没有强氧化性,而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2+离子氧化生成Fe3+离子。即:3FeO+10H++NO3-===3Fe3++NO↑+5H2O。
在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Ca(HCO3)2+Ca(OH)2==2CaCO3↓+2H2O
类比失误:在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Mg(HCO3)2+Ca(OH)2==MgCO3↓+CaCO3↓+2H2O
失误原因: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的溶解度小得多,生成的沉淀应是Mg(OH)2而不是MgCO3。即: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类比失误: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2Mg+SO2==2MgO+S
碳化学性质很稳定,镁和碳不反应;而镁与非金属性较强的硫很容易化合生成硫化镁。即:3Mg+O2==2MgO+MgS
实验室中利用稀硫酸、稀盐酸分别与锌反应制取氢气:Zn+2H+==Zn2++H2↑
类比失误:实验室中利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Zn+2H+==Zn2++H2↑
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即:3Zn+8H++2NO3-==3Zn2++2NO↑+4H2O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类比失误:碘化铵受热分解:NH4I==NH3↑+HI↑
碘化氢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极易分解生成氢气和碘单质。即:2NH4I==2NH3↑+H2↑+I2↑
铜片可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类比失误:铁片可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失误原因: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会被溶解。加热可以反应。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MgCl2(熔融)==Mg+Cl2↑
类比失误: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铝:2AlCl3(熔融)==2Al+3Cl2↑
失误原因: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发生电离,不导电,则不发生电解反应。要采取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目前考试都是这么考的,其实最早制备金属铝还真得就是电解氯化铝的呢!)
分别向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Ag++Cl-==AgCl↓,Ag++Br-==AgBr↓,Ag++I-==AgI↓
类比失误:Ag++F-==AgF↓
失误原因:氟化银可溶于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将氯化铝溶液与硫化钠溶液混合:2Al3++3S2-+6H2O ==2Al(OH)3↓+3H2S↑
类比失误:将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混合:2Fe3++3S2-+6H2O ==2Fe(OH)3↓+3H2S↑
失误原因:具有强还原性的S2-离子会被氧化性较强的Fe3+离子氧化生成S单质,不发生互相促进水解反应。即:2Fe3++S2-==2Fe2++S↓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中:CO2+NaOH== NaHCO3
类比失误:过量的二氧化硅加入烧碱溶液中:SiO2+NaOH== NaHSiO3
SiO2和NaOH溶液反应不会产生酸式盐。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ClO)2+CO2+H2O==CaCO3↓+2HClO
类比失误: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NaClO+CO2+H2O==Na2CO3+2HClO
失误原因:H2CO3电离常数:K1=4.30×l0-7,K2=5.61×10-11;HClO电离常数:K=2.95×10-8;酸性强弱:碳酸﹥次氯酸﹥碳酸氢钠,强者先反应,所以生成NaHCO3。
将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2Fe2++Cl2==2Fe3++2Cl-
类比失误: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2Fe2++Cl2==2Fe3++2Cl-
当少量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还原性强的微粒先反应,因为还原性强弱:I-﹥Fe2+﹥Br-,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Cl2+2I-==2Cl-+I2。
今天对IB化学无机反应的介绍就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同学下次碰到这类题会不会更容易上手呢?如果你觉得以上技巧对你不太适用,点击预约试听【IB同步培训班】,小班课与1对1课均有开设,大大拉近导师与学员的对话距离。助教导师还将全程跟踪学员每天的课堂表现与课堂作业。
点击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