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AP出分了,同学们的考试成绩都怎么样了呢?下面来给大家讲讲AP心理学怎么学吧,想选这门课程的同学赶紧看过来哦!
整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则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帮助同学们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组记忆。
以巴郎教辅为例:章节的页是本章全部的重点Key terms,也是同学们要涵盖在思维导图上的重点内容。在正文中,巴郎已经把知识点按照大标题、小标题分类,同学们需要做的只是理解标题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把key terms填到相应的标题下。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其实在对知识做“减法”:把原来零散的知识点按照逻辑串联成一张网,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来辅助记忆。所以,大家在梳理导图的时候切记不要把整句话的概念、定义写在上面,只保留下key terms足矣。(通过思维导图,我们要做的是把握住每章知识点的主干,同学们不要在整理导图时期望能涵盖所有的细节,这样只会事半功倍。)
在复习时,大家可以通过导图上的词汇来回想每个key term的定义,以及同一个标题下并列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还是相似的?(比如heuristic与algorithm就是完全相反;而priming与mere-exposure effect就是本质很像,只有一些细微差距)。
这样就能够培养出对重点概念的敏感性,当同学们在一道选择题里遇到5个甚至更多的心理学理论时能够做到分类、对比思考,避免“抓瞎”。
整理选择题
心理学AP考试中足足有100道选择题,这么大的题量对考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考验”,所以在考前完整地计时模考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大家掌握自己的做题时间,在考场上不会乱了阵脚。
然而,模考价值最高之处并不是做题本身,而是对完答案以后对错题的反思和整理。面对错题,首先回想自己最初错误的答题思路是什么。如果是由于知识点混淆造成的错误,需要格外警惕,仔细区分不同的知识点。
分清知识点
建议大家同时从知识点分类/概念两方面来对比记忆相似的知识点。比如,有的同学曾经反馈分不清representativeness和 heuristic和confirmation bias两个知识点。
从分类来看,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属于problem-solving skill,confirmation bias属于impediment to problem solving。所以,从分类上来看,两者是对立的,但是因为概念的相似才造成混淆。
AP心理学涉及的内容这么多,就要求考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术语、人名、原理、理论等信息,非常考验学员的时间统筹能力。为了不耽误平时的课程学习,选择在合适自己的培训班是一个比较高效的选择,点击预约咨询【唯寻summer vacationAP网课】——
点击
AP心理学华生观点讲解 除了理论还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要掌握哦
查看。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