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ryn导师具有横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多国际课程背景
拥有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发表经历(book chapter)
超7年的中学及以上学段的教学经验和海外申请辅导经验
虽然我所学的专业涉及了文学、艺术以及人类学,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国际学校时是一枚地地道道的理科男,一心扑在物理竞赛上,还拿到了全国二等奖。都说搞物理竞赛的人不能搞其他竞赛,不为啥,就是太忙了。但我就不走寻常路,还参加化学、数学、英语竞赛,值得夸赞的是英语竞赛拿到全国一等奖。(不愧是雅思8.理想分的大佬,佩服)说起来确实是迷幻操作,明明理科混的风生水起,为啥大学要跑去学文科?还能因为啥,当然是本性使然了。我本就是一个兴趣非常广泛并喜欢尝试更多可能性的人,所以你看我学了理科后大学读了文学和艺术,研究生又跑去读社会人类学,一直在挑战并践行各种可能性。说白了有点“生性不羁爱自由”的味道,但这个自由可不只是生活,更指向学术。A:是的。其实我参加《一站到底》这个节目也是受性格驱动。毕竟以前参加的节目都是英语演讲比赛类型的,从未参加过答题类节目,所以有这么个机会,当然要去尝试啊。回想起当时是要举办世界知名大学争霸赛,主要是挑哈佛、牛剑、耶鲁、北大清华等优质知名大学的学员参加比拼。在牛津进行挑选时,由于我答题出色基本没错,就被选上了。恍恍惚惚的参加了揭秘,但是吧,实际录制时题目要难得多,结果就是没发挥好,现在说起来还是感觉稍稍有点丢脸。
也是因为自己的这个性格,一直推着我想要探究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挖掘的越深越能发现社会人类学世界的多样性广阔无边。为此从本科阶段就喜欢尝试多样性学术研究的我,大大小小做了教育、戏剧、城市空间等方面的探索。不过说到我最喜欢且一如既往坚持的是对教育的研究。毕竟世界上国家这么多,一提到教育不应该只有中国和欧美这两个板块,南美洲、非洲等这些地区和国家,它们的教育和文化与我们有什么异同?这些都是我能去研究和思考的。
如果非要问我在北大与牛津就读有何感受,学术这个词是最好的回答。
不论是北大还是牛津都是一个能让你静下心来,沉住气,去修炼自身关注内在成长的地方。这两所学校都不是以培养就业型人才为目的,你就可以很自由地沉浸在学术世界中。所以不论是北大还是牛津,我都超享受那种纯学术的氛围。
形容我在牛津的生活,简单充实再贴切不过了。你还别不信,生活真的能简单到除了上课就是学习。由于社会人类学课程的复杂性,每天不仅要读很多书还要写大量的论文,时间安排就很紧凑,即使你心中有什么多于的杂念和羁绊,也早就被学习给 “挤跑了”。(简言之,忙到没朋友的那种)这样看起来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生活,不过真的经历过后也会像我一样感谢那段“残酷”时光,一遍遍的读一篇篇地写,最朴素最累人也最有效地提升了我的学术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累与收获并存!从北大转入牛津后,有一个很真实的感受,感觉更容易加入到国际学术圈里。其实在北大也可以,但总有学术语言不平等这一障碍,因为你想做国际性的学术发表是需要用英语来写的,中文是不行的。这样也就会导致一些很好的研究可能就无法被世界同行所认可,是极为可惜的事情。而这也是我选择牛津并鼓励更多学员走向海外知名大学的原因,目的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培养国际化的视野。
为了牛津,“二战”雅思
拿到雅思8.理想分的“前世今生”
我一开始决定要申的是剑桥并不是牛津,但好巧不巧的是,想申请的那个专业剑桥停开了一年,现在想来也许是我命中注定该进牛津吧!
雅思首考是7.理想分,但口语小分没达到牛津的要求,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首考雅思口语时,我和考官差点吵了起来。主要原因是考官质疑我背答案模板,一直重复地说让我换句话表达,一换再换后,我怒了!因为我并没有背答案,实在忍受不了就反问考官“为什么要让我换来换去,是不是觉得我在背答案?”结果,结果就悲催了。考官把录音笔按停,说考试时间结束了,就让我出去了,所以口语就没过,也就有了二战雅思才拿到8.理想分的结果。不过说到英语,我中学6年都就读于武汉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对英语十分重视,不仅平时上课用全英文的模式,也会请外教来上课,这种模式在国内其他普通国际学校是不是很少见?在那6年的学习中,课程表上语数的课时永远少于英语,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中,我的英语就没差过。想来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就读过国际课程但雅思能拿8.5的主要原因吧。(果然英语还是要从根基开始扎好)
我们家4代人都是导师。我外公当年创办了一所外国语学校,那个年代创办外国语学校的人极少,当时酒店服务业十分匮乏具备英语能力的人才,所以他培养输送了一批这一类型的学员。我是亲眼看见了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生活,这对我后来的影响也是极大,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的外婆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政治教研组组长,父母包括我爸的兄弟姐妹也都是导师,所以我从小是既受到理科也受到文科思维的训练。在国际学校早期五年级时我就已站在讲台给同班同学上社会课(看来我从小就和人文社科有着不解之缘啊)。今天想起来还有些不可思议,但或许一切都是为我成为导师在做铺垫呢?所以我成为一名导师也是理所应当。这是一个拥有优质教研团队,有长期发展眼光,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在教研和导师培训上的机构,而我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都渴望追求第一,所以我想要和这些优秀的团队一起工作。在这里的小伙伴都是一群怀揣着相似教育梦想的人,大家都在为教育行业的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很荣幸也很开心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
Q:黄导师,申请人文社科要做哪些准备?
A:有四点要特别注意!
1)无论申请哪个专业,你首先且必须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每年我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学员:想要报传媒专业,但自己想象的和学校教的不是一个东西。
因此在申请前一定要先搞懂你想选的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了解清楚后再来决定喜欢与否。比如说教育学,很多同学觉得这就是教自己如何上课的,其实一切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实在不知道的话可以去问一下有学过的学长学姐,或者去官网查询这些信息。
2)选定目标后要完成硬性的标化成绩。标化成绩是申请的成功的基石,这个不用多说,你懂得。3)软性材料的准备。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文书。很多同学一直疑惑的点是文书对于申请来说到底重不重要?去年我有教一个学员,学术成绩很差,学校导师都对他放弃的状态,而马上就要到文书递交截止的时间了,他因为没有素材可写就一直没写,后来找到我们帮他进行文书辅导,那时候比较晚了,我们也都做好了让他补录的打算。可结果出来是:所有申请的学校都被录了,何止是学校的导师觉得不可思议,连我自己都觉得格外惊喜。这也证明了标化成绩很重要,但软性材料是可以弥补硬性条件不足的。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其实如果你看官网录取要求的话,在一般的标准要求下会有一个最低要求,就是说你的成绩只要达到了学校最低分数要求,如果你文书写的好或者软性背景很优秀,那么也是有机会进入到这个学校的。4)注重时间规划。申请本就时间紧任务重,申请牛剑的学员亦是“重上加重”,申请递交截止的时间又比较早,所以一份好的时间规划极其重要。
每年总有部分成绩也不错的同学,但因时间紧张导致提交上去的材料很差,就与目标大学失之交臂了。尤其是申请文科的学员,还要注意提升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看来你的时间只会更加紧。
就我个人来说,一直以来尝试并追寻着更多可能性,努力提升自我的视野和学术能力。作为一名导师我希望能发挥自身的力量,影响并帮助更多热爱人文社科的学员开拓眼界提升认知世界多样性的能力。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员有功利性的收获又能接触到学术的东西呢?经过长久的思索与推敲打磨,找到一种最佳方式——借鉴理科类项目试验的原理,集中带领学员用“理论+实践”的方式来让学员做到“学有所用”,所以,由我带领的唯寻人文社科类背景提升营应运而生。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评判标准,而在此次背景提升营中,不用担心主题单一你不爱,有多重主题可供选择。既然做,那就要给大家以最充分的自由能够按照自己想要且喜欢的方式去研究。如果真的要算起来,这次背景提升营大概有10个方面可以供大家自主选择。可以说是为每一个学员量身定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研究的形式、语言、成果展示等。目的很简单还是想通过不受局限的引导,来让同学们发现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满足“功利+学术”的双重需求
承上(大学论文)启下(文书素材)般的存在
做学术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并不像完成布置的任务一样机械性操作,大学里所要写的论文,就是一个摸索创新的状态。当然,做这个项目不是让大家都成为学者,更多的是想让大家体验一下主动创新发现知识的过程,提前感受一下做学术是真的难于上青天?还是只要用心专研就能成功?而这种研究的模式又与我们国际学校被动地吸收知识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站在功利的角度看待这个项目,可以给本就不好写的文书增加素材。对于文科生来说,没有那么多实操性很强的东西都是一些思维上的提炼,能写的范围很是狭窄。多数学员会选择从书本中汲取素材,不是不可以,但据我多年的辅导经验,发现几个问题:见效慢。想要从书本中找到更深层次的素材,需要长时间的思索与研究,不是三两日就能得到收获的。缺少个人深层次见解。很多同学的现状是,要么看不下去要么就是看不懂。很多学员是书上写什么就信什么,但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也没有独立思考,所以靠纯读书来写文书就超级难。当然,除了读书的话,像人类学、社会学专业的学员为了文书的素材,也可以选择去各地旅游亲身体验并研究不同的风情,但受疫情影响这个方式也很难实现,靠发表学术论文来积累素材的话那就更难了。为此本次的背景提升营是一个文书素材积累的最佳机会。总的来说,我寄希望于这个项目:想培养出能够潜心做研究肯用心钻研的学员,培养出具有开放心态,思维不受局限且眼光高远的学员。想做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思维就不能有局限,要超出中国,超过中西方,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社会值得研究。
牛津剑桥精英创立,精研国际课程九年。专注于A-Level, IB, AP等国际课程全科培训,提供国际学校择校与英国优质大学留学指导。详询:400-8256-055
九年关注|国际课程辅导|竞赛课程提升|高端留学申请
本文由唯寻国际教育Visionacademy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犯版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