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和政策的影响下,申请美国的人数达到了989,063,较之去年上涨了10%,那么同学们究竟该如何破局呢?唯寻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申请注意信息。
美国申请系统CommonApp公布,2021Fall总申请人数上涨1%,共989,063个申请者;而总申请份数上涨了10%,达到5,583,753份申请;
英国申请系统UCAS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8日,共有616,360人递交申请,其中,中国大陆申请人数达到25,81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1%。
这些数据向我们传递了三个信号:
① 为了进阶录取概率,同一个申请者递交了更多的学校;
② 出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员选择“英美双申”作为留学策略。
🇬🇧主英辅美?🇺🇸主美辅英?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主申】和【辅申】的意思绝不是说你申请一个国家,另一个国家“顺便”申一下,而是在充分的了解英美两国申请要求之后,根据大家的偏好来合理的规划申请。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正处于大家紧张准备美国大学早申请的阶段,要想冲刺这些排名靠前的学校,文书、背景活动、标化成绩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随便准备一下就可以的。但如果一个同学的梦校第一顺位是英国牛剑,那么就不能参加ED轮次的申请,在做早申策略规划时,就应该选择有EA/REA/SCEA这些轮次的学校来申请。
类似的规划差异还体现在课程体系方面。有很多学员家属会问“读A-Level是不是只能申请英国”或者“读了AP是不是只能申请美国”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主流的三种国际课程体系——IB/AP/A-Level,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学在选择候选人的时候,评估的并不是他来自哪个体系,而是他读了这个体系的课程之后所显示出来的能力,所以在进入体系之后选择科目、规划路径、能力培养等各种环节都应该去适配目标院校的申请要求。
英美体系双申时间规划
我们提到的三种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其实是有所差异的,这就意味着处于不同国际课程体系的同学,申请规划的起点是不同的,当然规划的路径也是不同的。国际学校三年的时间,可以说每一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重要任务,很多时候因为缺少提前的规划,就会错过完成关键任务的节点。
“双减”政策影响
如果要盘点2021年教育界热词,那“双减”一定是公认的热词榜首。从政策出台开始,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件事上,虽然原本的“风暴中心”对准的是义务制阶段的体制内教育,但随着政策不断细化,体制外的学员家属们仿佛也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
“新双减”政策会为体制外教育带来什么影响?已经处于国际教育体系的学员和学员家属应该如何应对“双减”政策?……
如何你还不知道抵抗住双申的压力,制定出一份专属英美同申规划,既省时省力又能分散申请风险,可以扫码添加小唯预约【英美双申规划服务】——
点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