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都担心中国学员选IB中文文学A会削弱自己大学申请时的竞争力,其实不论申请什么学校,高分比起选课还是会更有说服力。那么IB中文文学A的具体学习内容是什么样的、它跟语言与文学的区别又是什么,一起往下看吧。
IB中文文学A不值得选吗?
IB中文文学有两种主题,一种是“纯文学”literature课,一种是“语言与文学”,language and literature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它们两个除了阅读书本的数量不同(前者更多)以外,它们对于学习文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不变的一大原则就是希望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并且接受全球化的问题与不同观点,也许这就是IB的新课纲决定把所有语言的课纲变得一样的原因。
对于申请来说选课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而言,更高的分数肯定有更高的说服力。
选了中文的40+ IB成绩单VS没中文30上下的结果好申得多,招生官应该很容易选吧。
对于国内国际学校的IBer而言,在语言A的课里,通常会在“文学”和“语言与文学”中进行选择。那么下面让我一起具体看下这2门课的学习内容吧。
IB中文文学A学什么?
“文学”侧重探索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域、题材文学作品的分析,形成自己对作品的“判断”。
在整个课程中,学生将探索语言选择、文本类型、文学形式和语境元素影响意义的各种方式。通过密切分析各种文本类型和文学形式,学生将考虑自己的解释,以及他人的批评观点,以探索文化信仰系统如何塑造这些立场,并协商文本的意义
就SL和HL的差别而言,下方是一个对比图。
(考试评估的组成结构)
和别的科目比,语言A文学的SL和HL差异还真不是很大。尽管在学习作品数量上两者有一定差别,HL为13个,SL为9个,可一旦文学能力和素养形成,知识都能够相互贯通。
哪怕HL要写1500字小作文,实际感受的难度差异也不会很大。
“语言和文学”,多了“语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学习内容变多,难度变大,而是更注重语言和文学两者之间的交叉性,研究语言复杂性和动态性,探索语言实用性和审美性,侧重培养不同语境下语言产生的不同含义,和带来个人理解的差异。
对比两者差异性,HL需学习6个作品,SL为4个。同时作为考核,HL学员需要完成额外的1200-1500词文章。
以上就是我们对IB中文文学A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比起过分纠结选课,能在已选的课里拿到高分更加重要。然而IBer的学习负担又是出了名的重,不仅选课多,论文任务也比其他课程学员多出很多。想要合理分配精力,努力冲40+?点击预约试听【IB全科同步培训班】,线上线下同步授课,与你一起合理规划时间线,分类精讲真题,还有多轮实战测验,让学习状态持续保温。
更多IB课程复习攻略点击牛津本科ib要求、ib数学补习6大原则。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