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美国大学的招生标准变化很频繁,SAT、ACT等标准化考试分数权重减少,领导力、学术表现等综合能力成为了考核学子的关键。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哈佛大学等美国315所大学招生主任联合发出的2021年新招生指引,去看看究竟美国大学看重什么吧。
01
2021美国大学招生指引解读
去年早申,哈佛的申请请人数增长了57%!没错,10,086名学生向哈佛递交早申请,但只有747人被录取,今年录取率直接跌至7.4%。而往年哈佛大学整体录取率是5%左右,看出哈佛早申请的难度了吧。所以对于官方发布的一些关于申请的资料,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哟。
这个指引,是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牵头,美国300所著名院校招生主任联名发布的。(联名从最初的165所大学增加到315所,目前还在增加)。目的是告诉2021年申请季的学子和学子家属,美国大学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
首先,最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引把自我照顾和照顾他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学术表现,尤其是分数,在录取的地位大大降低了。招生官强调,学子要呈现自己在面对疫情困境时,遇到哪些学业上的困难,如何努力的。更强调学子在特定的家庭生活背景下的学术表现;对家庭、社区和他人的贡献;强调学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结果。
核心理念:公平(equity)、平衡(balance)、自我照顾(self-care)、照顾他人(care for others)、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
02
招生录取所遵循的五大标准
1. 自我照顾Self-care
这是第一个标准,但着墨最少。放在全球疫情背景下,申请明年入学的学子,讲述自己如何经历面对疫情,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部分表述得比较笼统。可能是在说大学是自由和压力并存的阶段,需要自己进行时间管理、参加哪个社团、上哪门课、和谁交朋友。
当你进入拥有更多选择的环境时,他是否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这些潜能都是高校在招生时所看重的,也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这些可能从你的课程难度、老师评价等体现出来
2.学术表现 Academic work
学子的学术表现当然重要。但招生官在看学子学术成就时,会把它放在疫情造成的困难的背景下。另外,录取会评估学子在疫情前和疫情后的学术成就,也就是说,要看到学子如何克服困境的努力。学子不会因为AP、IB测试,其他标准化考试取消而处于劣势。招生官在评估这些学术成就时,会放在课程、学术资源、能得到的支持等因素上考量。
这一点也能从CA申请系统中要求学子填的超长奖项列表和活动列表可以看出。(点击阅读申请美国大学奖项和活动填不满怎么办?)
3. 服务和对他人的贡献
Service and contributions to others.
重点来了,这是招生指引着墨最多的部分,学子和学子家属要高度重视。招生官强调看重学子对社区的贡献,强调学子的参与。一部分是疫情时的贡献,范围很广,譬如可以是辅助疫情知识、病例接触追踪、支持老年人、帮助送餐等。另一部分是与疫情无关的,譬如选民登记、保护环境、反击种族不公正不公平、阻止网络恐吓等。
招生官强调,他们的兴趣不是学子是否创立了一个新项目,或者体现出了领导力,去比拼谁的好事做得多,而是看这个贡献是否发自内心的,是否是有意义的(authentic and meaningful)。
4. 家庭贡献Family contributions.
招生官在此强调了一个长期以来的申请误区,学子的申请材料活动应该是那些高大上的,譬如去非洲当志愿者,而费时费力更深层次的家庭贡献被忽略了。
鼓励学子把对家庭重要的贡献都呈现出来,它对申请者只会有正面的影响。包括照顾兄弟姐妹、照看生病的亲人、为家庭赚钱补贴家用等。举个例子,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学子,能帮忙准备一日三餐,照顾兄弟姐妹,就是他/她最大的贡献。
5. 课外活动和暑期活动
Extracurricular and summer activities.
指引指出,疫情影响下,各种活动都取消了,因此学子申请时不会因为没有参加课外活动,暑期活动而在录取时受影响。招生官也强调,大学招生从来没有看重特定的课外活动或者暑期经历,而是把学子的工作和家庭责任作为有价值的考量,这在疫情时代尤其重要。
以上就是我们对美国大学看重什么相关信息的整理。比起以学术为主的英国大学申请,美本申请的衡量标准更加多元也更难掌控。而且早申数据显示,今年美本人数意外上涨,竞争激烈程度不降反升就意味着你需要一份为你定制的【美国留学规划】,合理分配精力有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扫码添加小唯
预约你的专属美本申请规划
更多美国大学申请攻略点击疫情后英美留学申请依然爆仓,2021英美双申的你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