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AP课程中,AP生物称得上是一个难度较高的科目了,每年的理想分都不太高,但是AP生物在大学却能够广泛的应用基础,很多专业都要求学员要有生物基础。下面就给大家讲讲AP生物难点都在哪,同学们在平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难度。
1、专有名词较多,且这些词汇使用面很窄,平时基本用不到,即使是英文基础很好的学员,在一开始接触很多生物专有名词时也如同看天书一般。
2、生物国际课程跨度很大,只要是和生命有关的话题都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
所以小到有机分子,大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变,都是在学习生物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同话题之间的跨度很多时候会让学员无所适从。
3、细节和系统性思维的平衡,很多时候,学员在学习过程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被AP生物涉及大量的知识点,词汇和细节绕晕,花了大量时间去记忆细节,以及他们不懂的词汇。而在过程中,完全没有理解这些细节组合起来的意义,没有弄懂生命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细节死记硬背下来短时间是记住的,但是最终如果没有理解还是会忘记。
系统性思维的养成
系统性思维的形成对于生物学习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的系统性思维,应用在生物学习中,是一种从上至下,先站在制高点将生命系统运作的原理弄明白,再一点点将细节的知识拆分整理的学习方法。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帮助学员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块,让知识点之间相辅相成,这样记忆的印象才会深刻,不容易忘记。
以人体结构中的心血管系统为例,讲到这一课时,可以结合骨骼系统一起讲造血功能,可以结合淋巴系统和泌尿系统讲体内的水分平衡,更可以结合呼吸系统和细胞结构一起讲氧气在体内的传输和作用。这样讲下来,每个人体系统在学员脑海里面不是孤立的部分,而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重要功能的整体,这也正是讲人体知识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这种强调联系的系统性思维对于词汇的掌握也有好处,比如生物中“plasma(浆)”这个词有非常多的意思,细胞质,血浆,细胞膜中都有出现。每次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导师可以强调这个词代表的液体特征,结合细胞质,血浆,细胞膜之间的一些共性来讲,这样不光有助于学员记忆“plasma”这个单词,更可以加深对生命体内浆体特征和功能的理解。
AP生物考试题型里面最难的简答题目很多时候考察的也不是零星的考点,而是对知识的系统性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只有对于生物知识的整体模块有清晰概念,熟悉它们之间的关联的学员才不会被这些题目难倒。
视觉辅助材料的收集
在学习AP生物时,视频资料对于帮助理解非常重要,课本和参考书上虽然信息很全,也往往配有很好的图片帮助理解,但是它们描述的大多是动态的概念,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多一层想象才能完全理解很多生命相关的过程。这种时候如果有一个比较合适的视频资料辅助课本和参考书一起学习,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用视频先建立对概念的整体逻辑框架,然后通过查询参考书和课本讲框架里面的知识细节填满。
生物和很多国际课程一样,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同知识点之间关联的建立,系统性思维的形成,理解不断的深入,会越学越有感觉,越学越有趣,甚至会被生命的复杂和神奇所震撼。但是由于其内容过于繁复(特别是英文生物的学习),国际课程跨度过大,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需要有意识地去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并灵活地运用视频资料辅助学习,记住完整动态的生命流程,这样才能形成系统性思维,在AP生物中取得高分。
以上就是给同学们带来的一些关于AP生物复习建议以及对AP生物难点的解析了,同学们如果大学想学医科、生物、营养等专业,AP的成绩可是非常重要的。马上即将迎来AP考试了,同学们要抓紧时间给自己制定复习计划了,在4月份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解决了呀。如果您觉得知识点太多,复习不易那就来唯寻,唯寻有着众多的。赶紧点击【预约试听】了解更多课程信息吧!
更多有关AP生物信息点击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