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碰到IB中文A paper2的时候,会觉得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如果写不下去,硬想是想不出来的。本文来为你介绍5个实用好操作的paper2展开方法。方法掌握到位了,不论碰到哪类题目,都能思如泉涌啦。
(点击阅读IB中文A学什么?)
IB中文分成第一语言(Lang A)和第二语言(Lang B),所以大部分中国IB学员选的都是中文A。
IBDP中文A包括两个课程:“文学”和“语言与文学”。前者注重作品鉴赏,后者涉及的文本更多样。这两个课程又各分为HL(High Level,高级课程)和SL(Standard Level,普通课程)两个级别,所以同样是中文A,其实有4个细分课程。
我们以这个“请问你是如何理解中短篇小说中的意象的?”这个问题为例,聊聊怎么把paper2写下去。
功能展开法
“功能”指的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这种划分方法的实际上就是在找出题中“意象”的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各自成为一个论点,引领一个段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直观很多,“意象”到底有哪些作用?
我们头脑风暴一下,发现并不难。随手就可以列举几个:1、塑造人物形象。2、构造环境。3、推动情节发展。4.……
找出三个论点后,每个论点下举出2个文本中的例子,分析鉴赏,再加比较,就可以了。
类别划分法
这种方法要求考生将一种艺术手法人为划分成不同门类。比如意象就可以分成:动物意象、植物意象、身体意象等等门类。再往后做法就和我们的“方法一”一样,找出适当的例子,完成文章构架。
但是请大家注意:IB以前尝试过类别考核,也就是说专考一类意象,比如“动物意象”。因为大的文学概念都基本考核过一遍了,这种概念细化的做法可能将是未来的考核方向。不必紧张,我们应对的方式也很简单:一、如果合适,将细化后的类别再划分出几个类别。二、用我们其他四种方式来应对。
特点划分法
将一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或“性质”总结为几类,分别作为论点。以题中的意象为例:意象首先可以有“具体性”的特征,用有形的物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或内容。
例如意象派诗歌先驱庞德的诗歌《在地铁站》的著名诗行:“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在这一句中,诗人表达的实质上是疲惫失落与豁然开朗情绪转换那一刹那的感觉,这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就借助枝条、花瓣表达得很清楚。
再比如,意象有多义性,一个意象往往能够表达多个意义。例如李商隐《锦瑟》中开篇的“锦瑟意象”,既可以表达悼亡之悲,又可能表达是怀恋婢女只惆怅,有说是自伤身世之苦,又有说是悲叹时局之敝的。这正是意象的魅力之所在。类似这样,总结出题中艺术概念的特征,也就能够答题了。
构成机制划分法
“构成机制”这种说法比较抽象,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艺术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相互关系。可以理解为:从总体上,作者是如何使用意象的。例如意象可以这样划分:1.意象的变化。2.意象的重复(前后呼应)3.意象的叠加等。
综合法
前面所谈到的四种艺术手法可以找到其中两个,进行组合配对。例如1和2,就可以叠加起来,六个论点变成三个论点:1、动物意象的使用可以推动情节发展。2、植物意象的使用可以刻画环境特点。3.……(留给大家更多思考空间)。
这种方法的难处在于观点的叠加,要找到6个观点才可以,但优势就是可以将问题分析得更清楚。大家按照考试的具体环境来选择,如果没有必要,可以求稳选择前面四种方式。
IB中文A paper2的答题思路就介绍到这里。IBer的学习负担是出了名的虐,不仅选课多,论文任务也比其他课程学员多出很多。掌握一些答题套路,就能举一反三地解题,剩下更多时间留给薄弱科目。
如果你读IB的多线作战感到有心无力,想要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冲40+,点击预约试听【唯寻IB同步培训班】,集结唯寻教学天团,线上线下同步授课,一线IB课程与你一起合理规划IA、EE、TOK时间线,分类精讲真题,还有20小时实战测验,绝大多数学员至少进阶2个分数段。
唯寻学员的IB平均分高达40.19,远超亚太地区及全球IB平均分。
更多IB学习攻略点击
如何学好ib历史课程 7分大神的paper1&2&3完整攻略点击查收
【文末福利】
扫码添加小唯,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集齐10个赞,
她就会给你发50篇TOK SAMPLE大礼包
↑小唯 你的专属留学顾问↑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