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同学们应该都知道,物理、数学等科目在申请大学专业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那么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就是IB物理力学课程大纲部分的知识点了,马上就到IB大考了,希望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
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
斜率的意义;
截距的意义;
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
(1)轻绳模型: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
(2)轻弹簧模型:
①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②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
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
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
因篇幅有限之给大家列举了部分的IB物理力学知识点,同学们想要学好IB物理这几些知识点就千万要记牢,这样IB物理才能拿到高分,如今大学申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只有优异的成绩才能在申请中脱颖而出。如果您想获得7分,就赶紧来唯寻【IB物理课程班】吧!大神带你走向高分之路。
点击
IB物理得高分太难 那是你不知道IB物理IA和EE的写作区别
IB物理如何考到7分 这5个高效IB物理学习方法大神们都在用
查看更多。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