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AP考试的特殊性,只有接近5分的成绩才能真正帮你获得知名大学青睐,所以大部分同学肯定是奔着AP 5分去的。但有些科目比如AP化学,满分率天生就不高。所以想拿下AP化学满分,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细节。本文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intermolecular force分子间作用里这个重要概念,填上这个小空白,说不定5分就稳了。
AP化学考试总时长为3小时15分钟,其中包括60道单选题和7道简答题(3长4短),两部分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各为50%。 AP化学满分为5分。
AP化学考试的特点是考点分布比较广。比如AP考试中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热力学以及依数性等内容在国内国际学校不会讲解,同时有机化学部分国内国际学校涉及也比较少。
Intermolecular force相对于离子键或者共价键而言是比较弱的作用力,那么很多同学往往对这个概念有些混淆。
首先我们要明白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共价键)形成分子(molecule),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是我们讲的intermolecular force。
请注意:molecule(分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说NaCl氯化钠分子,因为NaCl是通过Na离子和Cl离子的离子键形成的
其次,分子内部的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当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间的电负性相差较大,使得共享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大的一方,产生了偶极(dipole),也可以理解为因共享电子对偏向某一方,使两个原子其中一个带正电荷,另一个带负电荷。
非极性共价键:共享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例如H2分子中H-H的键
注意:在A-Level和AP中,C-H键,因C和H的电负性差较小,一般看作非极性共价键
最后,分子也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可能也含有极性键,如二氧化碳CO2,分子结构为C=O=C,其两个极性键C=O对称直线型分布,使分子整体不带极性。
有以上内容作为铺垫,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分为三大类:
Dipole-Dipole Forces(偶极-偶极 作用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大的分子间其偶极-偶极的作用力也相对较大
Dispersion Forces(色散力)或London forces(伦敦力),存在于所有的分子之间,分子中电子云的不对称分布导致,使得某一瞬间,产生了偶极(instantaneous polarity),所以这种力远小于偶极-偶极作用力。一般来说,分子中含有电子的数量越多,电子云变形不对称分布的概率就越大,分子间的色散力就越大
Hydrogen Bond(氢键),可看作为一种特殊的偶极-偶极作用力,只存在于N-H,O-H,F-H,其中N、O、H三种原子电负性极强,所以他们和H氢形成极性键时,这三种原子的负电性较强,同时氢原子正电性很强。下图为H2O之间形成的氢键(其中的小红点代表就是氢键)
由于氢键是最强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远远强于上述两种,存在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更高。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所以其熔沸点相对比较低。
AP化学满分率这么低,或许与它的涉及内容过多有关,想攻克广度难点,大家就要记得实时补充上文这样的细节考点。
今年的目标AP化学满分的同学还有一个附加难度,就是这次AP考试将是前年AP各科目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适应新考纲针对性复习,点击预约试听【唯寻AP复习冲刺班】,知名大学海归资深导师带班,系统前测精准摸底,根据学员进度定制课程,从近年真题中解码考点,训练考试状态,启发国际课程思维,培养学员世界知名大学要求的学习力。
更多AP复习攻略点击
学习有方法,成长看得见
筑梦牛剑/G5/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