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申请季已经开启了,同学们在准备笔试和申请材料的同时,对于面试题也要提前了解,这样才能摸懂面试的套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下面想来给大家讲讲牛津大学现代语言面试真题应该怎么回答。
牛津大学的现代语言学的录取率也算是牛津大学比较好进的几个专业之一,从2018-2020平均录取情况来看,面邀率93%,成功率39%,录取人数161人。
学习现代语言不仅提供书面和口语方面的实践培训,而且还广泛介绍以欧洲语言编写的文学和思想。多种其他选项可让你探索国际课程,包括语言学,语言学,电影或性别研究或(法语和德语)高级翻译。
成绩要求:A-Level:AAA
牛津大学现代语言面试真题
诗歌,很难理解吗?
面试官Helen Swift表示:“我们在面试时提这道问题的目的,是想迫使面试学员离开自己熟悉的某一首诗歌,进入他们不太熟悉的概念领域,从而测试他们的接下来的思维方向。
“我们并不要求统一的答案。从这里开始接下来会进入一个新的话题:有些什么难度?这些理解难度是正对诗歌的,还是所有文学作品的?
既然英语是世界语言,为什么还要学法语?
你可以回答学了法语,就能和不会英语的法国人交流。
你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法语,还有中文,西班牙语都是世界语言啊!
哪些因素会让一部小说或戏剧具有“政治性”?
Helen Swift表示:这类问题一般来自于学员的个人陈述,当他们表达希望学习语言的文学与文化时,表现出对“政治性”作品的浓厚兴趣(类型不限,例如小说、戏剧与电影等)。我们会从他们所提到的那些作品开始讨论,这样申请者可以从具体和熟悉的内容开始讨论,比如可以提问,“体现在什么方面?”,“为什么?”,“为什么同样的原因却导致有人不喜欢它?”随后,我们会拓宽问题,请他们从概念出发对自己读过看过的作品进行比较(语言不限),来测试他们的求知欲与批判性的探讨能力。
所以,在提出“哪些因素使作品具有政治性”这个问题后,我们希望申请者可以思考当某部作品有了政治性的标签后意味着什么:标签唤起了该作品那些方面的特质?是对作品内容还是风格的评价?该标签本身是否可以视为价值判断?标签有多大的作用?我们是否可以说所有作品实际上都具有政治性的?在作者否定其作品具有政治性,但评论家却断定政治性的情况——是否只是简单的主观解读的问题?等等。面试官可以继续即兴提问,来帮助引导讨论。优秀的申请者会展现出良好的意愿与能力参与探讨,并在对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他们在中途改变了想法,或是提出了与之前观点相矛盾的想法,都是完全正常的——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灵活地思考,并且愿意从不同角度来反思;理想状态下,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发生了转变,这样的意识显示他们具备持续细致的反思能力,而不是像“连珠炮”那样一下子说出大量没有组织深思的观点。毫无疑问,申请者都会需要停下片刻进行思考——我们也不介意在他们的回复中听到诸如“嗯”、“呃”、“哦”、“那个”等等这样的话。
诗是不是本该就是高深莫测的?
我们首先让申请者谈一下自己读过几首诗,探讨这些诗传达了怎样的含义(比如诗中的语气与意象),并在谈话过程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推动申请者进行概念性思考,以测试他们的知识求知欲,以及从熟悉的事物(即所知的诗)向不熟悉的事物的时候会如何应对。对申请者重要的是,这一问题我们并不期望听到的正确答案;问题其实是讨论转换方向的一个起点:即,我们认为的“高深莫测”有哪些事物?这是诗独有的现象,还是其他写作中也同样存在?等等。
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申请者是否愿意冒险踏上一条新的道路,无论有多未知忐忑:如果能直面尝试,并展示出有进一步构建思维的潜质——就证明申请者有能力在我校的课程学习中获得成功。在牛津大学,文学在现代语言专业中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知道大部分申请者此前并没有正式学习过他们申请语言的文学作品。我们想知道的并不是他们是否已经读了大量书籍来证明学习兴趣,而是他们是否有研究文本的天赋:即对于他们未来感兴趣、可能会读到的作品(诗歌、散文、戏剧),无论是哪种语言,都能够进行细致而有想象力的思考。
语言是什么?
虽然我绝不会一开始就向申请者单独提出这个问题,但在讨论中可能会引申探讨。比如,有时候学员会说自己喜欢学习西班牙语,因为他们“酷爱这门语言”。为了让学员具有批判性与分析性的思维,这个问题能让他们思考喜欢语言的构成——是语言的某些特征还是其功能性(具备哪些功能)?形式与含义之间如何联系?等等。
哪些因素使得短篇故事与小说不同?
为了了解学员对国际课程的兴趣以及牛津大学的现代语言学课程是否适合他们,我们鼓励申请者尝试用外语阅读部分文学选段。我们知道大部分申请者都没有正式学习过他们所申请语言专业的文学作品,所以这部分他们将完全独立进行阅读。鉴于此,阅读短篇故事,比如莫泊桑的短篇,是一个不错且常见的出发点:短篇故事引人入胜,便于记忆,也更容易上手。所以,如果有申请者提到自己读过的一些短篇故事,我们可以首先问他们觉得哪篇最吸引人(或者比如说,哪篇最具有挑战性)以及原因。在展开一段讨论后,便可以把话题从具体的故事推向更宽泛,更概念性的问题上,例如“什么是短篇故事?”或者提问,“哪些因素使得短篇故事区别于小说?”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会指望申请者已经有深思熟虑后的回答;只是作为对话的开端,随后开始分解问题,并逐步构建答案:我们在做两者比较的时候,应该思考到哪些方面?两者在情节设置、结构或是人物呈现方面存在哪些不同?两者间是否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能否提出合理的反对观点?我们希望看到申请者展现出尝试不同思考角度的意愿,从最初不熟悉的话题,体现出细致有想象力的思考天赋。在提出“全局性”的问题前,我们会讨论一到两个具体的短篇故事,这样申请者便能有一些材料论述证明他的观点。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作为面试官我本人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或是一系列希望申请者能提到的要点;后续的问题取决于申请者本人是如何展开他/她的思考的。
在英语是通用语言的世界,为什么要学习法语?
Stephen Goddard表示:我可能会在面试开始不久便提出这个问题,让申请者进行思考,并在话题转移至具体问题之前,帮助引出申请者学习的动力。鉴于现代语言学课程的性质,我比较期待听到类似这样的回答,比如法语可以作为了解法国文化、文学、历史的一扇“窗户”,法语知识本身对理解当今世界有重要价值等等;但我也同样乐于听到申请者对问题的假设提出质疑:英语真的是世界语言吗?汉语呢?西班牙语呢?我们真的不能再将法语视为世界语言了吗?
以上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一些有关牛津大学现代语言学的面试真题以及解答情况,同学们如今已经进入6月了,可都要好好的准备呀,毕竟现在还有很多笔试以及申请文书要准备呢?如果您觉得有心无力或者不知道如何复习的话,那就赶紧来唯寻了解唯寻的留学规划项目吧!
点击
想加大申牛津的成功率 不妨借鉴这份牛津大学学院排名名单避开申请人数最多的学院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