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出国计划的小伙伴都好奇国外大学作业多吗、好不好毕业,那唯寻教育就来分享下那些让留学生“泪目”的瞬间,预见酸甜苦辣相随的留学生活。
唯寻教育带你看那些别人不懂的学习压力
▽其他人眼中的留学生▽
“Party People,夜夜笙歌”
▽留学生眼中的自己▽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图书馆吗?”
DDL就像流水线,做完一个下个就来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reading requirements,写不完的essay, paper和lab report,考完这场下周还有的Midterm Exam,以及要完成以上所有任务的Final Week…
不仅是留学生,有时连本地学员都会被大学的学业压力“虐”到哭泣。
唯寻教育告诉你,在网上搜索“大学名称+best places to cry”,你就能找到每所大学学员精心挑选制作的“哭泣地图”。如果哪天你真觉得受不了了,欢迎去这些地方好好哭一场。
▽百年老校剑桥,有不少角落适合偷偷抹泪▽
▽院校林立的波士顿,隐藏了太多压力▽
波士顿大学,常年占据“最难期末”排名榜前三
▽在哈佛大学哭,还要躲避游客▽
本以为出国读书就可以逃离分数排名的应试教育,却没想到国外的好学校更崇尚分数,有的学校(说的就是剑桥大学)甚至还会把每位学员的分数张贴出来,供全校观赏。幸好这项延续百年的传统已在2016年被剑桥大学禁止了。
那些因为英语不好而闹出的笑话
作为留学生,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都会有个固定节目:表演说英语。
说实话,能真正走出国门的,谁还没考过托福雅思的口语?不过,当我们的口语在国内“叱咤风云”,到了国外可能就只是“能让人听懂”的水平。
唯寻教育相信不少留学生都有做Presentation的经历(演讲展示),我们辛苦花几个小时提前写稿反复练习,最终得到的分数可能和旁边上台即兴说的外国人差不多。教授给的评语里还要你“别老盯着提词卡,多给eye contact(眼神接触)。”
大家都是背着红宝书绿宝书过来的,为了通过各项考试,词汇储备量分分钟上万,但面对essay和paper,我们仍然感觉自己词不达意。还有那些中文释义和英文语境里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单词,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1次给教授看essay初稿,教授看完后说:"Interesting",我以为教授说我选题很有趣,欢天喜地地走了,结果他给我打了C!后来我才知道一句意味深长的interesting是英国人委婉表达不满的意思。不满意直说嘛,搞那么矜持干吗。
学术上的亏,多吃几次还能弥补,日常生活对话里的口语和俚语才是留学生活中真正的“拦路虎”。《老友记》看得滚瓜烂熟,也答不上室友一句What's up?
第1次见到室友,他冲我一仰头:What' up?我愣住了不知道该答什么。后来才知道,What's up的意思是“最近干啥呢/怎么样?”直接答"As usual/Not much”就行,也可以很潇洒地回问一句Sup。
那么你知道怎么答"What‘s poping"吗?
这种随时随地的小尴尬真是贯穿整个留学生涯,比如,去银行:
第1次去银行取钱,柜姐问我:"How do you like the money?"我下意识回答:I like it very much。然后我和柜姐都愣住了。柜姐憋笑告诉我,这是在问我想要什么方式取钱,我连忙哦哦哦,带着我的纸币飞速逃离。
即使你留学多年,各式常用口语和俚语早已烂熟于心,但去餐厅点餐,还是只会“手指大法”。
留学第五年了,去餐厅点餐,面对菜单上不知道是法语还是西语的菜名、十几种酱料、和叫不上名字的各种蔬菜,依然只会用手指this, this, that, not that, yes, thank you。
那些吃不惯的中餐馆
不过,要说真让留学生感到“泪目”的大概是“吃不习惯”。众所周知,学校越好,压力越大,而作为“吃货大国”国民,我们早已习惯用美食填补压力和空虚,“没有什么是一顿XX解决不了的”是我们的口头禅和座右铭。
正因如此,压力大却吃不到“美食”的时候,感觉格外难受。
在国外,中餐馆虽多,但也不是所有的餐馆都那么“正宗”。点盘水煮鱼,结果吃出来是甜味的事,也时常发生。
去中餐馆吃饭, 亲眼看见顾客因为回锅肉的做法和老板吵起来了,顾客是北方人,老板是广东人,回锅肉做法不同,两人闹得不欢而散。不过,后来那个顾客还是常来吃,因为这附近就这一家中餐馆。
更别提还有那些极具欺骗性的,打着“中餐”实际上是“西式中餐”的饭店,它们卖出的中餐大部分是为了迎合本地人口味而改良过的,菜名也尽量采取本地人能够看懂的写法:黑椒炒、沙茶炒、葱姜炒、铁板炒……
虽然大部分西式中餐都油腻腻的,但也不妨有好吃的时候,两节课的间隙花十分钟塞下一顿芥蓝牛,踏进教室的间隙正好够掰开一个幸运饼干,说不定里面就有一句话能击中你。
留学生活是许多留学生愿意反复回味的一段经历,虽然其中有这么多让人“泪目”的时刻,而我们也在这一次次“泪目”的时刻中变得独立、变得强大,变得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难题,抗住压力。
而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收获初次踏上异国他乡时的兴奋、学习到新知识的充实和快乐、后知后觉突破自我能力上限的时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美好瞬间。
留学生活就带大家提前体验到这里。如果想了解其他,申请建议和国际课程辅助,欢迎扫码添加唯寻教育好友,帮你答疑解惑——
专属顾问与留学规划团队全年跟进
与你一起筛选信息、明确目标
提供学术成绩,语言成绩、文书、背景提升
材料递交、入学考试、面试等多申请环节支持
不让力气用错方向
↑Tutor小唯,你的私人留学管家↑
面对未来日益激烈的申请竞争,别人观望、等待、纠结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靠行动弯道超车的时刻。
更多英国大学申请攻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