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不出队名”队员感悟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去静安的启慧学校。从路口走向学校门口的小路上,我遇见了放学回家的学生们,激动又紧张的感觉一下就被点燃了。慢慢从校门口走向操场,我们逐渐看见了等待着我们的队友们!刚把书包放好,他们就围过来,问了我们很多问题,还表演他们学到的技能。他们的天真热情感染到了我,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也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
开始练习的时候我搭档了一个女生。两个人练熟了之后,我们就和其他组融在一起练习。其中我们换了两次队友、调整了几次队形,都是为了大家可以融合在一起向前走。和另一组比赛的时候,笑料百出!我和旁边的队友们一边笑着一边调整着:“慢点没关系,我们要稳!”“一二一!一二一!”我紧张的神经逐渐放松了。大家的互帮互助,旁边的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冲击进我的内心:我还要继续坚持努力下去!
最后所有人都紧紧的绑在一起向前走。第一次练习尽管不如人意,可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最后一次练习的时候,我们做到了!几乎所有人都整整齐齐的。
训练结束后,我们做了游戏,聊了天,心里的快乐都溢出来了一样。可是,时间到了,大家都要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和他们道别过后,他们舍不得离开,慢慢地走向校门,为了和我们一起“放学”。你看,我们没有什么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更比我们会表达情感。
G2-2 印一颖

第一次参加特奥融合跑,我在出发前有着各种各样的预测:我们的小队可以胜任这个任务吗?和特奥运动员们能很好地交流吗?我们会有争执或者冲突吗?而这种种猜测都在我们到达了静安启慧学校得到了解答。
10月21日下午,我们和特奥队员开展了第一次训练。我们分别就双人,7人和全队13人进行了训练,在这循序渐进地进步中获得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尽管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过失败和摔跤,但是在最后的集体30米大家都完美地走完了全程。
特奥队员也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会成功也会失败,甚至有的方面做得比我们更好。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是在我们休息的过程中,一个启慧学校的已经精疲力尽的女生把她用来充饥的馒头掰开一半分享给我们的队员。这一幕让我捕捉在眼里,却温暖在心里。我们应该以更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特奥融合跑的训练了。
A1-8 陈骏杰

身为本次融合跑活动中我们队唯一的老队员,我自认为可以从容面对任何突发情况。但今天训练出现的状况让我着实有些乱了阵脚:一名缺席两次训练本以为要退出的队员突然归队,而另外一位参加了先前训练的同学又因为比赛时间和化学竞赛冲突而无法参加。更重要的是,今天启慧学校的选手们有一半都去参加比赛了,训练的次数已所剩无几而我们还迟迟没有跑起来。
由于有新队员加入加上老队员的缺失,在排队形上又花了许多时间。好在大家有了前两次训练积累下来的经验加之启慧的同学们都是参加过一届的老选手了我们很快就适应了新队形。
10个人练起来并不比12人顺利,走不直,步子迈错,节奏不对,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来,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大家丝毫没有气馁,走不直我们让个子高力气大的同学站中间把队伍拉住,步子迈错节奏不对我们就先从走开始练,从慢走到快走再渐渐跑起来。终于,我们在结束前完整的跑完了30米。
距离比赛还有2周左右的时间,我相信我们可以拿到比去年更好的成绩。
A1-5 甘屹

明亮的阳光,清冽的空气,火红的跑道。
一组组年轻学生们彼此搀扶支持着,站在了跑道的起点。
微风轻轻吹拂,带走了最后一丝紧张和不安,剩下的只有激动和兴奋。
捆在一起的双脚,勾在一起的肩膀,彰显着我们团结一心。一二一二,铿锵有力,身形矫健,步伐整齐。就这样,本来复杂的脚步被轻松化解,一次又一次的训练,愈来愈熟练的动作,休息时的嬉笑,带护具时的相互帮助,一来一回间,两所学校的学生也在日益熟悉,彼此都有了默契,无声的互帮互助,无意间造就了彼此的友谊。
我凝视着跑道。它见证了无数次的训练,有困难,有不解,但更多的一定是快乐和兴奋,相互扶持的身影。这些回忆,注定会铭刻在记忆深处,或在某个平淡的午后浮现眼前,嘴角微微上扬,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些难忘的日子。
G2-6 刘菲儿
“”“Star Sword"队员感悟


------------------------------------------------------
上实剑桥国际高中部
联系电话:021-65109758 或 65143776
学校官网:www.sef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