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研究员|詹子墨同学的创新项目获上海市创新大赛一等奖
初识·詹子墨小研究员印象
姓名:詹子墨
学校:上海领科双语学校
年级:七年级
詹子墨同学性格开朗,课余爱好吉他弹唱与绘画,喜爱拍摄及剪辑视频,进入领科双语后,学校浓郁的科学特色氛围深深影响了他,在老师带领下对科技创新项目兴趣浓厚。
在学校指导老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专家指导下,历时一年,提交本次创新项目《3D打印骨骼固定材料—儿童骨科的石膏应用替代工程》,最终入围获得上海市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得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松江创新奖”、上海市三新学校的“三星创意星奖”、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小院士奖”专项奖。
在2020年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少年科技智多星活动中获得创意项目中学组银星奖。
科技视频《纸坊探秘》、《3D打印文化之旅》曾先后获得第八届、第九届上海市青少年校园影视创意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科学发现)微视频创作”初中组2018、2019年二等奖。
2019年10月被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松江分院聘为小研究员。
探寻·创新项目诞生历程
研究项目的灵感来源
有一次在儿童医院,我看到一个儿童因骨折后手臂石膏压迫了血液循环而导致整个手臂发黑,情况严重,“为何治疗骨折却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呢”这个疑问一直在我的心头不能消散。放暑假时,跟随妈妈在她的3D打印陶瓷工作室,看到精细的瓶子雕刻出花纹,还有在计算机中进行扭转设计的样式,我忽然想到,为何不用3D打印材料来替代骨科石膏的使用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大家都鼓励我把这个想法经行深入的发想。
项目初研究
利用假期,我做了一张问卷,我让同学们帮忙填写,收集了同学们对这个想法的疑问与建议,周末到上海科技馆、上海3D博物馆查阅资料。那时,正在进行上海市科技视频创作比赛,我把自己整理出来的3D知识剪辑成一个短片《3D打印文化之旅》,参加了第九届上海市青少年校园影视创意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科学发现)微视频创作赛,经过这次的整理,我对3D打印的各项知识与项目有了一些设计构思雏形。
好消息是,视频的剪辑短片获得了2019科技创新(科学发现)微视频创作赛初中组的二等奖,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而参与这个奖项的过程,也得到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松江分院的专家点评,并且聘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松江分院小研究员,在研究院,我开始了解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学校焦建老师的鼓励与推荐下,我正式开始了3D材料替代骨科石膏项目的试验研究,准备了参赛的意向报名。
项目中期答辩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上海市内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交项目意向之后,还需要经过专家的指导,并且要参加定期的检查与讲解答辩。我和指导老师沟通后,开始在上海的3D工业园区寻找合适的打印试验室,尝试在计算机里设计替代方案,挑选试验材料。
爸爸利用课余时间,带着我来到复旦儿童医院骨科门诊,实地感受骨科的治疗流程,启发我的思路。指导老师焦建也积极给我介绍了更多计算机及工程学专家老师进行指导。
从最开始非常紧张的PPT讲解,到最后能够对项目试验详细过程经行答辩,我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老师们的亲切,让我慢慢摆脱了紧张的情绪,精力集中在试验中,也不再害怕打印出错,对于项目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第一次的打印并不成功,无法佩戴,虽然打印不顺利,但回想同学们最初的问卷建议,他们的留言中的方方面面又让我想到应该和大家多讨论。感谢同班好友钱天睿同学,他给我讲诉了骨折经历,在我们嘻嘻哈哈的讨论中,我的项目又有了新的方案灵感。
项目参加大赛
通过了中期答辩之后,开始了进入大赛的材料提交,这时的论文,已经是第4次修改,研究院的老师给了标准的科技论文形式作为参考,看到真正发表在科技刊物上的科技论著,看到过往的科技大赛获奖论文,我心里又受到了震撼,真正的科学研究是那样的艰辛又有趣,同时还要懂得专业的阐述,而我的论文并不严谨,还需要重新整理与全面的修改,试验也需要完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最新一次的打印试验原型和论文打印稿件,在同济大学和专家老师经过了周末答辩,得到了老师的鼓舞,专家也在论文稿件上划写了很多建议与修正。
正式提交项目给大赛前,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松江分院又再次请专家进行讲座,这一段时间的周末,是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度过的,在长长的走廊上,还看到了我们领科双语学校的方舟同学的介绍,他是高年级的获奖者,我心里默想能像他一样,希望这次的项目可以入围,获得肯定,但我也知道,全市有几千个参赛项目,虽然获奖不是肯定的,但我想,研究的过程已经帮助我得到了锻炼,我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骨折的儿童,我整理了思绪,投入了比赛前的最后环节。
成长·领科双语科学创新课程
赛后感言
终于,大赛进入了最后的答辩环节,虽然是疫情期间,答辩环节也丝毫不马虎,同时3位专家在线提问与答辩,我在电脑前完成了阐述,答辩结束的时候,专家老师又给了很多建议,是的,参赛不是研究的终点,我还将继续试验和完善方案。
几天后,焦建老师高兴的通知获得一等奖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参赛的过程给了我很多锻炼,非常感谢所有指导老师,学校内的老师、以及在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松江分院得到了多位专家的不同阶段的指导。感谢所有老师积极的帮助我们提升科技创新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表达,帮助和指导专业试验的过程,敲打并且温和的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感谢领科双语学校开设的科技工程、计算机、物理试验等多元科学课程,让我在初一阶段就获得了这样多的精彩学习过程,收获丰盛。
招生咨询
家长在关注和了解学校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招生咨询。
1、招生咨询热线:13916403234, 联系老师:孟老师。
2、家长可在学校官微的校园开放日专栏下方的留言处留言,学校会尽快给予答复。
3、家长可在学校官网的校园开放日专栏下方的留言处留言,学校会尽快给予答复。
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热线:13916403234
学校官微二维码:
学校官网:http://www.ulink.sjedu.cn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涞亭南路559号
学校邮箱:ulink@sj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