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博浛
毕业生专访
帝国理工 生物化学专业

学长名片
张博浛
2020级IBDP
帝国理工 生物化学专业
USAD Maximilian社长
Illuminati生物社社长
2019UKChO 英国皇家化学奥林匹克金奖
2019USNCO 美国化学竞赛铜奖
USAD2019 优秀组织奖
连获2019年2020年队伍MVP
2020USAD Maths铜奖
采访小记
在采访开始前其实并没有多少和学长的接触,因此对张博浛学长的人物预想也多来自于采访前的基本信息收集。当时看到已录取大学和已录取的专业是“生物化学”的时候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英国专业要求的“硬度”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这样一门我校并未开设的学科,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之多以及坚定毅力也是不言而喻的。采访过程中更是印证了我的猜想,张博浛学长的确是一个有着超乎寻常坚毅的学霸,在谈论及自己的专业过程中都是自信满满地侃侃而谈,言语中都是稳扎稳打的知识与自信。略有些意外的是,他并无理工学霸男标签中的高冷与不善言辞。在个人生活中处处透着反差萌,会一本正经地说出令人捧腹之语;采访中出现网络意外他也宽容而耐心,多次主动确认问题并且给出尽可能详细的回答,也不乏建设性建议。不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他总能如星辰一般,绽放光芒、温暖他人!
Weiyu Media记者 蔡雨嫣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国内一般译为帝国理工,1907年建立于英国伦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校并称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校友和教职人员中,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帝国理工学院位列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9位,是一所世界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顶级声望。
帝国理工(伦敦帝国学院)

文字/图片来源:帝国理工-百度百科


生物化学中的双面学霸

本文字数:3814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一)学业:
一往无前,绝不后悔
Q1:我有了解到学长你申请的是英国方向的生物化学专业,你为什么会对生物化学感兴趣呢?
A1:
最开始高一上是看了一部BBC的纪录片,内容大概就是病毒入侵人体的机理过程,当时就觉得很奇妙,虽然这并不是决定性的但算是埋下了一颗种子吧。然后高一下就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越看越觉得被生物类书籍所吸引,觉得人体和自然的机理很奇妙很有趣,同时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时就想如果我学这门专业以后也许也能够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其实最初我是打算学病理学的,以后也偏向医疗类行业,只是因为本科专业暂时还没有这个专业才选了最靠近的生物化学。
Q2:生物是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必备基础课,而我校却并未开设该课程,这条路无疑是有艰难的,你在做决定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准备?
A2:
我自己心里去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太多,就是喜欢生物就去做了,考虑其实挺简单的,没有做太多大学research。然后家里的话,因为我父母是比较希望我去学金融方面的专业,觉得未来前景好,以前初中没有自己想法觉得无所谓,但是当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去学生物,那段时间就经常自己做很多研究,比如了解查阅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等,后来在举行的家庭会议中向父母展现我的学生化专业的决心,并且也有就业前景,最终说服了父母。

自己研究生物化学专业
Q3:你为这个决定(选择校内不开设的学科专业)在生活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A3:
一直通过公众号关注专业所需要的实验室,竞赛等信息,当时去北京待了半个月在中科院做实验,从早做到晚的那种。还有看生物相关专业知识的电视剧,也会去反查其真实性,研究并且记录;看知乎休闲,专业人士写的传记比如法医的个人陈述经历。另外我还在IB6门课以外学了AP生物,这也是相对有难度的对应我专业的偏竞赛的课程,你知道对于英国而言活动再花里胡哨也没有用,专业是你撼动大学的招牌。虽然英国对于AP认可度不高,但是由于它书本难度比竞赛本身难度高得多,所以学AP我更多的是重点是放在学书本的生物专业知识。

2019北京交通大学医药化学Xlab项目—乙酸乙酯制备中
Q4: 你在付出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是否有过动摇呢?
A4:
艰难的事情有很多,我甚至觉得整个高二一年都是挫折,从升入高二刚开始突然发现,IB的恐怖所在,和高一完全不是一个感受,世界观都崩塌了,高一轻松拿7的学科高二变得无比困难。
最艰难的时刻印象中比较深的是实验室的一次经历,生物实验很多都是不确定的,你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当时是一个繁复艰难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实验,原理很简单但是操作要求很高,并且操作也耗时很长,做到中间几天的时候从一大早开始做实验,中午就吃饭到一半被老师告知我操作失误了做的没有结果,当时天都要塌了心态血崩,就把饭一放就匆匆回去重做。别人都做好走了,就我一个人留下来,当时很诅丧也觉得很丢脸,但实验让我静下心从难过中抽出来,我告诉自己,如果再不集中于实验本身,结果会更糟,最后有意识调整自己,做到晚上七八点天都黑了,但终归是把进度赶上来了。后来也知道这个实验其实失败率很高,这件事也是给了我学生物的一个更好的心理准备吧,另外实验本身的操作也让我学会了要静心,步骤都要精细地完成。但不管如何从来没有动摇过决心或是削减过热情,毕竟对于英国方向大学专业一条路的规则来说,已经确定了再去动摇也没有意义。


甲基橙(左)
2019年中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分子生物学Xlab项目中的失败沮丧 (右)
Q5: 是什么让你克服困难,在这条格外艰辛的路上坚持走下去?
A5:
让我坚持下去的有两个大的原因吧。一开始学习生物的坚持是一个人,是一部电视剧叫《犯罪现场调查》其中的男主,他很博学,能灵活运用很多生物化学知识,我很崇拜他,想着如果成为他那样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接受生活的人就好了,因此就是对于这样一位偶像的憧憬让我不懈地去奋斗,不断去学习;到了后来让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生物本身的乐趣,还有身边同学的支持。我们班有一个生物学习小组,就是班级同学4个人组一个小队,大家一起外面上课,分享知识,一起复习参与竞赛,互相鼓励,他们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这些潜移默化的支持也是我的坚定走下去的动力。

2019年12月成人礼时与好友的合照
Q6: 你在最后收到这么多名校offer时的心情如何?当时优先考虑的是哪些学校呢?为什么理想这些学校?
A6:
相对来说比较平淡吧。当时我拿到帝国理工offer的时候我也不太了解状况,以为自己是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心态也是“差不多能进吧还好拿到了这样的感觉” 。我对于自己的信心来自于平日的扎实稳打,努力过后也是无怨无悔,我坚信苦难皆是历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上我自己本来也是比较乐观的人,不想无谓地去担心,申请的过程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波动。
优先考虑的最理想的当然是牛津剑桥吧,这两所也是英国方向所有人的梦想。我之前一直想申的是牛津,但是最后申请却是剑桥。因为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发现牛津的专业比较单一,只有纯生物和生物化学,但是剑桥这一块是自然科学专业,包含很广泛,选择面更广,也符合我自己的兴趣,让我觉得剑桥能让我学到更多,当然最大的原因现实点来说是因为笔试比较简单。当然剑桥是梦想,相对现实一点的考虑是帝国理工,因为帝国理工在我的专业方面也是高水平的名校。

2019年上海牛剑精英营开营仪式
(二)生活:
爱好多元,多姿多彩
Q7:除学习之外,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爱好呢?这些兴趣是因何而起?它们又是如何丰富你的生活的呢?
A7:
看书,篮排球和音乐。
阅读其实也和我的专业有关,看书大部分看的就是生物方面的教科书还有生物哲学书,学校要求的文学类读物,闲书比如悬疑小说也会看。高三开始也会把专业书和文学类的书交错穿插地看,也是我自己的一种平衡学业和兴趣的节奏吧,专门穿插文学是因为自己在语言和文学上的功底有所欠缺,所以这样的阅读节奏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
篮球主要是为了增添我生活中所缺少但必要的对抗性,也是和其他同学快乐社交的一种方式吧。但最喜欢的还是排球,主要因为我从小体育就不太好,这是难能拿得出手的擅长的体育项目。我作为排球队主力首发,之前被新疆部吊打,后来他们毕业了我们终于扬眉吐气连获校排球冠军,季军。还有比起篮球的激烈的对抗性和个人的强调,更加温和且重团队的策略性活动比较适合我。我很喜欢打排球时和队友讨论战术,一起练动作直至晚上,最后感受合作取胜的快乐。包括任何团体活动,我都是leader或者Joker。举个例子,在正式比赛的时候如果我不小心失误了也不会有过大的心理负担,这不是一个人的竞技,所以我会主动认错并且调侃自己,让队伍尽可能轻松点。因为母亲是心理医生,所以我耳濡目染,也会尽可能照顾他人的情绪。
音乐方面的话因为从小练小提琴和声乐技巧,到初中参与了合唱团,唱流行歌并融入舞蹈,因此觉得play-music非常有趣,后来高中没有合唱团了就把唱歌的兴趣爱好迁移到日常了。平时也会看一些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最喜欢的是《汉密尔顿》,我震撼于传统音乐与前卫rap的碰撞,自己也会进行模仿。我喜欢音乐剧,因为比起其他音乐呈现形式,音乐剧更具有故事性,是音乐与生活的融合。我喜欢音乐也是因为可以将音乐代入自己的生活中进行诠释,用音乐调节自我,宣泄情绪吧。


2018年国际部迎新晚会《权御天下》(上)
2018年Heal音乐会国乐社表演节目《大鱼》(下)
Q8:和最初高一的你相比,现在高三的你实现了最初的目标成功获得了心仪的大学offer,回首一路负重前行,带给你的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7:
一个是在学业上,应该感谢我所选择的生化专业是学校所未开设的,我必须要去自学,并且为了增加效率,必须在自学本身上下功夫,因此我的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自学能力显著提升,能在书本中分辨重点内容,这也贴合大学的学习模式,结果上也是为大学生活做出准备;还有我一向良好的自律能力让我无聊就去看书,后来也成为让我受益良多的习惯。
另外就是生活上变得成熟。我高一的时候本来是一个比较愤青也是比较浮躁的一个人,看到发生与自己无关的,不太能理解的事情就会脑子一热想着干上去和人吵架,直到一次USAD的外出比赛。当时印象很深刻,对我改变也很大,当时就我们什么奖都没有只是走个过场,就看着别人领奖走过却很低调,当时就一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突然意识到原来跳脱位育的格局有那么多强大的人,这次经历让我有了更高的眼界,也教会了我永远保持谦逊。

2019年成都USAD比赛全队合照
Q9:临近毕业,用三个词形容这三年带给你的回忆?说说理由
A9:
“苦苦苦苦苦尽甘来”——这一点IB学子都无需多言,大家都明白。更何况我选择的还是一门学校没有对客课程的专业,更是额外的艰辛前面也提到不少,所幸最后一切值得,我得到了我心仪学校的offer,切切实实的“苦苦苦苦苦”尽甘来。
“实验室”代表的就是磨炼和蜕变吧,毕竟我几乎所有的失败的血泪都是在实验室,但成长的蜕变也是在实验室,这是陪伴我一路走来的很重要的标志吧。
“欢声笑语”,是让我觉得很有意义的位育生活,也是我想要重点分享的。我们班是年级皆知的喜欢唱歌的班级,午休的时候大家会对窗户外面唱歌,因为大部分男生都喜欢周杰伦,陈奕迅,所以只要一个人起头大家都会一起唱起来,通常起头的是我,最嗨的也是我。寝室里和宿管斗智斗勇,男生们关系都挺好,就经常会一堆人晚上凑在一个寝室里开整栋楼都听得到的演唱会,还是分场次的那种,一部分人在洗手间,剩下的在床下面,这样大家就都能尽情唱自己喜欢的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唱 《追梦赤子心》,有个音特别高,大家都唱不上去,就三个男生强行嚎叫,结果出门遇宿管......我们还会在寝室给兄弟开生日派对,把香肠当蜡烛,然后给每个寿星五人托着开裆撞墙的礼遇;大家围坐着打电话给赛尔号游戏客服一起笑趴;搞怪相机互相拍一节晚自习课......你能想到的皮的事情我可能迟到但绝不缺席!同学间开的玩笑就是我切换学习和娱乐模式的开关,我从不亏待自己,想玩就去玩,但是如果有学习冲突的话还是能很快切换回状态继续完成任务。总之欢声笑语都是在烦闷的学习生活中所创造出的难能可贵的回忆。

2019年迎新晚会和好友的搞怪合影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END

2019届录取喜报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民办位育中学IBDP部2019届毕业生共计94位,收到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563份录取通知书,人均收到6封录取,囊括了全球顶尖院校。
其中,美国方向近339份,综合大学有老牌藤校之一的康奈尔大学,新常春藤院校有范德堡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波士顿学院、威廉玛丽学院等,以及顶尖理工学院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等。英国方向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杜伦大学、华威大学等名校也向位育毕业生递来了橄榄枝。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女王大学、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和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和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也纷纷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了解更多位育国际课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