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寻国际教育旗下指定官方网站
课程咨询热线 400-825-6055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

2020-01-16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1

LEAD

2019年11月8日至17日,我校学生毕傲来参加了Hweek 哈佛大学交换生活动。以下是她在哈佛10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3

H/XWeek活动介绍

H/XWeek,自2011年以来是哈佛唯一一个邀请中国高中生在学期内到哈佛校园做交换生的独家选拔渠道,只从哈佛峰会学生中选拔,直升名额低于10%。每年交换活动在11月中旬,为期10天。



我的哈佛之行

IBDP 高一四班 毕傲来


距我从哈佛回来已有一个多月的光景。原以为再忆起当时的所见所闻,记忆会有些许的模糊,没想到每当思绪无意间飘到Hweek,那十天发生的事,每一个瞬间、每一句对话、每一次的惊喜与震撼都活灵活现跃然眼前,清晰如昨。相信这一段身心俱疲但却无比丰富和精彩的旅程带给我的冲击和领悟会一直陪伴和鞭策我前行。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7

哈佛最美的夕阳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15

波士顿街头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31

在scince centre 楼顶拍到的一半黄昏一半夜晚的画面


一、 累并快乐着


在Hweek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像《笑面人》里的于苏斯一样每天都充实忙碌又丢盔卸甲。无论是一个人在波士顿的冰天雪地里,一路走一路问,瑟瑟发抖横穿偌大的校园;还是在半夜两点赶作文饥肠辘辘煮大洋彼岸带来的救命泡面;无论是4天加起来没有睡到18小时,但为了不用倒时差,强制自己不要睡着,完成了2000多字的论文;还是鞋子踩到雪地里湿透,又在飞机上丢了一只袜子,12小时只能把脚裹在毯子里……这些都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63

让我迷了无数次路的超大校园

当然这些比起“无比硬核”的学术挑战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抵达波士顿的第二天开始,我们在没有倒过来时差的状态下,早晨五点半起床,做当天课程的阅读,然后八点集合,九点开始连上三节两个多小时的课,之后马不停蹄去和教授做学术讨论,然后和哈佛学生一起参加workshop,晚上十点半回酒店之后完成作业,写当天的日记与反思,赶完DDL之后还要排练活动,做一百多页的reading。两点睡四点起是经常的事。这种“极为不健康的”的生活节奏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且无法想象的。但是我竟然“完好无损”地“熬”了过来,而且收获满满。短短的几天里,我上了九节大学生的lecture三节master class,完成了Alexander Hamilton 的改编和演出,参加了一次模拟法庭,写好并改定了一篇文书,写完了十几篇反思和三篇paper,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另外,作为高一学生我有很多的知识都还没有学过,每天在上课前我还要自发阅读教授的资料论文并自学。。。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127

我们重写的一部分Hamilton歌词

这是我这几天的生活,也是哈佛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听懂教授讲述的内容,可以跟哈佛的学生没有障碍地沟通,还能顺利地完成作业。我在遇见那些优秀的人后,不仅仅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也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潜能勇于挑战自我的极限,或许这就HWEEK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吧。如果没有把自己逼到极限,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也不会知道自己能达到的高度。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我觉得不仅仅是学习能力,我的生存能力、紧急处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得到的大幅度的提升。



二、 神仙教授


当然,HWEEK带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这期间遇见的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每天都带给我惊喜和震撼。在第一次上课前的晚上,我们的带队老师跟我们说“明天你们的课有很多都是终身教授上的,有些甚至还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在学校里的地位比校长还要高,在哈佛只有教授联合炒校长,从来没有校长辞退教授这种事。”这番话听得我们一个个“瑟瑟发抖”,既有点害怕明天万一表现不好会给中国学生丢脸,又有点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眼这些神仙教授都是怎么样的。第二天,听说我选的凯尔特神话学课是一个“大牛”教授上的,我兴奋不已,几乎是跑着去上课的,生怕迟到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走着走着我又迷路了,网络突然连不上,地图也不能用,在冬季的暖阳下偌大的校园里,我一个人也找不到,只有松鼠陪我东跑西撞。等我千辛万苦地找到了目的地冲进教室,我一下子呆住了:这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有几百个人的大讲堂,而是一个类似于圆桌讨论的小房间,而教授就站在离我不到8米远的地方。于是,我这个惊魂未定、脖子上挂着牌子的高中生在教授温柔的眼神暗示中战战兢兢地坐下来,连笔记本都不敢拿出来生怕发出声音打扰到听课的其他同学。不过,这种忐忑的情绪并没有被我保留太久,作为一个神话和古文明的深度爱好者,我立刻被教授所讲精彩的凯尔特神话的背景和人物分析所吸引了,一直到下课都意犹未尽。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255

陪我找路的松鼠,哈哈

也许是因为教授在上课时的声音很温柔而且就算被学生打断问问题或提出不同的见解时也会停下来耐心地与他们讨论给了我勇气,下课以后,我竟然去请教他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许多文明与神话在几乎同一个时代消亡这个问题的?您认为这是必定会发生的还是有缓解方式的呢?”而本来已经准备要走的教授在听了我的自我介绍和问题后,不仅没有草草地给我一个回答把我打发走,甚至拿出了一个笔记本把我的问题记了下来,跟我说了他的看法之后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解释完的,他很愿意在两天后的问答时间见到我,如果我还有问题的话,也可以e-mail 他。这件事让我很震惊,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于一个10年级的高中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回答严谨的态度,还有他对于每个观点的尊重。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511

哈佛的课程五花八门,光是我上过的就有末日艺术、食物中的科学、中世纪哲学及诗歌、古典现代融合音乐等等,其中,许多都是一些非常小众的课程。在一个seminar上有一位学生问教授说 “为什么您要将一生心血都倾注在这个如此小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学科呢?”教授温和但坚定地回答说“艺术的研究与创造没有模板,也没有对与错,凭借的只有热情与坚持。很多时候,你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你只是将自己所有的精力与热爱投之其中,等你有一天抬起头,你会发现所有人已经开始称你为专家,而你也已经体会到了这件事情的意义。” 这番话让我久久回味。当我们不去计较得失,而是花十二分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时,也许我们也已经站在了通往梦想的路上。而每一个领域的专家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谁也不知道那些芸芸众生看似没有太大意义的研究是否会给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1023

早到的时候上课的大讲堂


三、 学霸的故事


除了与教授的一对一沟通交流,我们还得到了与哈佛的学霸们mentor dinner 的机会,也就是几个同学由一个哈佛学生带领着一起去一家那位同学喜欢的餐厅吃饭。还记得我们的mentor叫Jack,他在美国的一个人口不超过400人的乡村长大,那个乡村里只有一个高中,里面提供美国最普通的本土教育,除了SAT以外任何像AP,IB这样的课程都没有,而且在那个乡村里,他见到世面的机会也很少,没有比赛的机会,也没有参加比较有影响力活动的通知。所以当我们问他是如何考进哈佛的时候,他只是歪歪脑袋说,他也不知道哈佛是看上他哪点了,因为他的SAT只有1490分,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但如果一定有的话,也许就是他的“叛逆“和不愿屈服于现实的这颗心吧。虽然知道自己所在的小镇如果想要申请到常春藤是天方夜谭,但是他没有放弃希望,他把自己有机会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最好。学校没有开AP 、IB课程,他就修完了学校里的每一门课程,而且全部拿了A+;没有丰富的竞赛和活动经历,他就参加了所有能参加的社区活动,甚至还自学建筑知识和别人合作去帮隔壁村无家可归的黑人建了许多小房子;没有人帮他改文书,他就去请教他的英语文学老师,自己改了一遍又一遍……他说,所有人都跟他说常春藤是个梦,但是他就是不甘心。他不能改变出身,但他把自己能控制的东西都做到极致,于是他成功了。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2047

我们在模拟法庭时的一群评委学霸

这样的故事我在励志鸡汤里读到过许多,在现实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决心和意志的人。想起自己曾经担心在上海申请美本比起美高存在些许劣势,我不禁惭愧万分。比起那个曾经在小镇里拼命想要爬上常春藤的孩子,我们不就是他所说的那些大城市里的孩子吗?我们多了多少机会,有多少优势,又有多少很好的机会就在我们抱怨着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转瞬即逝,就这么被我们自己从手心里放走了?在回来的飞机上,翻阅着一些哈佛的教授和学生给我们的一些“秘密”小资料,我才发觉在平日里,有多少很好的资源我都视而不见,明明网上有很好的资料和免费的课程,却偏偏要去补习班上课;明明身边又很多人需要帮助,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活动……我意识到那些所谓的学神、学霸,那些看似时间比我们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的人或许并非比我们聪明或有钱,他们只不过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更懂得获取和利用资源,也更勤奋和自律而已



四、 总结


还记得坐在飞机上回上海时,我问自己是否会怀念这十天的生活,得到的回答竟是否定的。我想,这是因为我知道无论Hweek多长、多精彩,它毕竟只是一个活动,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带着我在Hweek学到的和感悟到的去继续和改变我的生活。感谢Hweek, 让我有了为之奋斗的榜样和目标,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告诉我看似触手可及的东西或许没有那么简单,而看似遥不可及的事物或许也没有那么遥远。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4095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8191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16383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32767

END


撰文、排版、摄影:毕傲来

2019届录取喜报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65535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民办位育中学IBDP部2019届毕业生共计94位,收到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563份录取通知书,人均收到6封录取,囊括了全球顶尖院校。


其中,美国方向近339份,综合大学有老牌藤校之一的康奈尔大学,新常春藤院校有范德堡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波士顿学院威廉玛丽学院等,以及顶尖理工学院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等。英国方向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杜伦大学华威大学等名校也向位育毕业生递来了橄榄枝。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女王大学、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和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和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也纷纷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131071

了解更多位育IBDP资讯

人物|毕傲来:我的哈佛之行图片_262143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热门标签:
2021唯寻杯

在线抢试听名额

您的身份是:
*
*
相关文章推荐
唯寻名师推荐
换一换

Irene Li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硕士

· 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

· 国际生奖学金获得者

· 曾在美资外企、证券公司及国际商务机构工作/实习,回国后加入国际教育行业,辅导学生获得 Columbia、Upenn、JHU、WUSL、Cornell、UCB、UCLA、USC、NYU、Harverford等美国知名院校录取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