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寻国际教育旗下指定官方网站
课程咨询热线 400-825-6055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2020-03-22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3


你知道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被地主阶级压迫的农村少女,被迫藏进深山,一直像野人一样生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她渐渐长出了白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白毛仙姑”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了。


让我们跟随镜头,重温经典。



镜头一:小说《白毛女人》




  最先根据这个传说故事写成小说的人叫“李满天”。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7



  1938年,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即“鲁艺”)学习。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5


  1940年,他受命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听闻当地流传很广的“白毛仙姑”的故事,于是,通过走访了解实地调查,在对素材整理加工的基础上,完成了短篇小说《白毛女人》的创作。1944年,他遇到了来延安的通讯员,于是将小说转交给他,由他带给鲁艺院长周扬。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31



  周扬读后,觉得故事的传奇性和当时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很适合通过歌剧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因此,他又将这份材料推荐给戏剧音乐系张庚,随后,张庚又交给贺敬之,他们共同认为,这个故事是非常优秀的歌剧题材,在鲁艺研究为“七大”献礼的创作节目时,周扬极力主张根据这份材料创作一部歌剧,并由张庚主持开展创作工作。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63

张庚

(戏剧理论家、教育家)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27

贺敬之

(诗人、剧作家)



镜头二:民族歌剧《白毛女》——基本信息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

剧本:贺敬之等

作曲:张鲁、马可、李焕之等

结构:五幕歌剧

首演:1945年4月 延安

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主要人物: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等

歌剧梗概:通过讲述喜儿、杨白劳父女二人受地主阶级压迫,生活凄苦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当时农民和地主之间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当“白毛女”被救出,黄世仁等人被众人控诉,热情地歌颂了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新社会,即“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第一幕


  大年三十的夜晚,喜儿在家用大婶给的玉茭子面做饼等爹爹回来,此时的佃农杨白劳因租种地主土地,无法还债,在外躲债,终于在年三十晚回到家中,用卖豆腐的钱买了二斤白面,准备和喜儿一块包饺子过年。本以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少东家不会来要账,可谁知,地主黄世仁穆仁智来杨家,逼杨白劳去见他。当晚,杨白劳跟随穆仁智来到黄世仁家,岂料,黄世仁竟让他用喜儿抵债,尽管苦苦哀求,但还是强制性按上手印。悲愤交加的杨白劳回到家中,在简单的吃完团圆饭,等喜儿入睡后,高喊着:“死,我也要死到你黄家大门口去”,最终,含恨而死。第二天清早,王大春来杨家拜年,这才发现了倒在雪地里的杨白劳,随着卖身契的出现,大家终于知道了杨白劳自杀的原因。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255

雷佳版《白毛女》剧照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511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023


第二幕


  王大春在赵大叔的指引下,参加红军,而喜儿在黄家,“口含黄连过日月”,她决定上吊自杀,好在被张二婶及时救下。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2047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4095

雷佳版《白毛女》剧照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8191


第三幕


  数月后,黄世仁母子策划将喜儿卖给人贩子,在张二婶的帮助下,喜儿终于逃出虎口。黄世仁和穆仁智发现后连夜追赶,在一条河边发现了喜儿的一只鞋,判断喜儿跳河自杀,喜儿这才得以逃进深山活下来。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6383


第四幕


  赵大叔悲痛回忆喜儿悲惨的命运,村里人以为喜儿死了,但喜儿并没有死,她靠奶奶庙中的供给品充饥,此时的她,全身发白,已变成村民口中相传的“白毛仙姑”。而王大春随八路军队伍回到家乡,并开始调查这一事件。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32767


第五幕


  八路军领导人民进行减租斗争,王大春等八路军前去查明“白毛仙姑”的真相,这才认出,原来“白毛仙姑”正是喜儿,当村民们得知此事后,纷纷控诉黄世仁的罪行,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穷苦人民欢呼解放翻身。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65535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31071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镜头三:形象塑造——喜儿的音乐形象




  歌剧是用歌唱演出的戏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歌剧中的主要人物要少而精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不同人物之间不同性格的矛盾和命运之间的冲突,是构成戏剧性的关键原因,往往在第一幕中,对她(他)们的性格做了基本介绍后,由于某事件的引入,使得人物性格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发生冲撞,因此自第二幕开始,逐渐推进后续剧情展开。歌剧中的音乐占有重要地位,演员们无论是叙述还是抒情,都通过唱来表达

  《白毛女》中的喜儿,出生在旧社会的贫苦家庭,是当时社会背景下贫苦人民的典型写照。伴着漫天飞雪,喜儿以一首《北风吹》拉开序幕: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524287

这个唱段设计在开场,在剧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048575

我们先来“看”谱例1,可以发现哪些鲜明的音乐特征?

谱例1:

雷佳《北风吹》 来自上海民办位育中学 00:00 02:22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2097151


你是否也发现了歌曲的节拍速度发生了变化,作曲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4194303



  节拍的变化,使得前后的速度上有一个对比,能够感受到喜儿此刻情绪上的一个转变;
  结合变化前后的歌词:“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我盼爹爹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开门见山,“接地气”的歌唱表达,一方面率先揭示了戏剧性冲突的基础,即阶级压迫、剥削;另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纯朴、善良的喜儿,虽生活凄苦,但依然对充满期望,期盼在年三十阖家团圆。


我们再看看下面Ⅰ、Ⅱ段谱例,它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2097151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6777215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33554431



  你有没有发现,两条旋律之间都有相似之处:
  Ⅰ谱例《北风吹》的旋律素材来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小白菜》歌词质朴,以一字对一音为主,讲述了一位年幼的孤儿遭受后母摧残,通过下行哀叹式的旋律,表现了想念亲身母亲的哀伤之情。音乐所表现出的人物经历与命运,与喜儿有相似之处,因此,《白毛女》第一部分的旋律走向借鉴了这样的特点:
  首先,歌曲的首音、尾音均构成连续下行旋律线;其次,每句旋律同样也构成下行旋律线,一开场,就为全剧营造了一种叹息式的音乐氛围和情感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67108863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青羊传(钢琴独奏) 夏良 - 中国民歌钢琴小曲 (夏良作曲演奏) (39首)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536870911



  《北风吹》后部分旋律素材同样源自一首河北民歌《青羊传》为表现喜儿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天真的个性,作曲家融入了《青羊传》的旋律,较轻松欢快的旋律,将喜儿美好的人物性格和期盼与爹爹团圆的急切心情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扎红头绳》



  杨白劳在年三十躲债归来,为喜儿带回一根红头绳,足以见得对喜儿的疼爱,而喜儿欣喜的让爹爹为她戴上,这时的喜儿是幸福的。这一唱段节奏紧凑,旋律流畅、欢快活泼,为喜儿形象的转变作铺垫。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扎红头绳 胡炳旭 - 白毛女


当喜儿发现自杀的杨白劳时,仰天痛哭,在这场《哭爹》的剧情中,喜儿的唱段具有怎样的特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喜儿哭爹 朱逢博 -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从小相依为命的爹爹突然死去,这对喜儿来说,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为增强这一段的戏剧表现力,作曲家在这段演唱中,运用了民间音乐哭腔和下行旋律特点,在音响和情绪的表达上,具有爆发性,让我们看到了喜儿失去爹爹后的撕心裂肺,痛心疾首,和观众达到情感共鸣


《我要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我要活 郭兰英 - 白毛女-演唱全集①歌剧

  逃出了黄家的喜儿,已不再是一个脆弱的少女,“杀我”、“害我”、“虎口”、“狼窝”,“娘生我”、“爹养我”、“生我养我我要活”。喜儿的内心开始燃气复仇抗争的斗志,一段高亢、激越、粗犷、节奏急促、刚劲有力的唱段,借鉴了河北梆子的曲调,歌曲中的重音处理,形象地刻画了喜儿愤怒、反抗、斗争的人物性格


《恨似高山仇似海》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恨似高山仇似海 彭丽媛 - 中国歌剧经典唱段.Vol.1

  唱段中滑音、颤音,是喜儿面对封建社会发出地咆哮,停顿和抑扬顿挫的歌唱传递情感,将对旧社会和地主的仇恨通过控诉式的演唱和肢体动作宣泄出来。



镜头四:形象塑造——喜儿的戏剧形




(一)质朴、善良的农家少女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274877906943



  “我盼爹爹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爹爹称回来二斤面,带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喜儿在家等待躲债的父亲回家过年,虽家境贫寒,但少少的二斤面和红头绳就能让喜儿满心欢喜,倍感幸福,可见喜儿的质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二)绝望、被压迫的穷苦人民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549755813887



  唯一的亲人受地主残害,含恨而死,喜儿自己在黄家,遭受折磨,内心充满绝望、恐惧。
(三)反抗复仇的“白毛仙姑”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099511627775



  喜儿和黄世仁、穆仁智等人在奶奶庙前相遇,满腔怒火高喊:“我就是鬼,我是屈死的鬼,我是冤死的鬼,我是不死的鬼,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撕了你们”。一句句痛彻心扉的字眼,将喜儿的反抗精神推向高潮。
(四)新社会翻身伸冤的女性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2199023255551



  在大春等八路军战士和乡民的帮助下,喜儿被成功救出,由“鬼”变成“人”,喜儿向乡亲们讲述了多年的生活经历,控诉了黄世仁的恶行,黄世仁等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喜儿等人终于把身翻,把冤伸。


  《白毛女》自诞生以来,创作者们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不断演出,不仅在作品内容上追求精细,追求“真、善、美”,在形式上也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镜头五:《白毛女》艺术表现形式——芭蕾舞剧《白毛女》




  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夫妇,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旨在创作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

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夫妇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4398046511103

  他们十分欣赏《白毛女》的故事,十分感动,认为它特别适合改编成芭蕾,几经周折后,最终收到了中国方提供的《白毛女》资料,开始了日本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创作。

松山树子《白毛女》剧照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8796093022207

  继松山树子之后,日本著名芭蕾舞演员森下洋子成为松山芭蕾舞团的现任团长。

森下洋子《白毛女》剧照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7592186044415

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夫妇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35184372088831

松山芭蕾舞团来华演出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70368744177663
课程 |【音乐  第四周】LISTENING TO MUSIC——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图片_140737488355327

  1971年,松山芭蕾舞团在中国演出了《白毛女》,周总理在观看完表演后,亲切地赠送了一套完整的《白毛女》演出服给演员们。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艺术和艺术之间永远具有相通性。《白毛女》,一部经典的民族歌剧,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历代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精益求精,传承发扬,这样一部为人民而创作的作品,足以跨越国界,感动世界


热门标签:
留学关键节点

在线抢试听名额

您的身份是:
*
*
相关文章推荐
唯寻名师推荐
换一换

Sue Pang

牛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士学位&LSE硕士

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士学位&LSE硕士

· 2011-2014 牛津圣埃德蒙学院经济与管理本科 2:1学位

· 2015-2016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与管理硕士 Merit

· 新加坡A-level体系(Raffles),高中曾参加过各类别标化考试:TOEFL 118, AP 4科五分,SAT1 2200, SAT2 2400

· 曾在Royal Bank of Scotland, Goldman Sachs投行部实习经历; 伦敦Fine Arts College教授A-level经济一年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