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著名画家席勒曾说:“自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艺术能够培养人的审美,丰富人的精神,健全人的人格。
在青浦平和,有那么一栋名为“艺术中心”的建筑,它位于这所“村落”的中心区域,犹如一颗黑曜石,时刻散发着炫目的光芒,而艺术也就在这栋建筑中,走进了校园,与青浦平和学子们相遇。

艺术中心外观




艺术中心一楼

艺术中心二楼的音乐教室
具象化的艺术:音乐、美术、舞蹈课程
青浦平和始终坚持“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课程理念,致力于培养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成功学习者。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课程等——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了解并尊重多元化的审美表达,真正做到“和而不同”。



音乐课上,学生们自由组合,自主学习上海童谣,和小伙伴一起用上海话学习读歌词。




滑动查看更多
美术课上,学生们合作学习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手工创作,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滑动查看更多

黏土社团中,学生们利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观察生活,再借助双手的揉、搓、捏、贴、插、撕、拧、接、刻、压、粘合等动作,塑造黏土形状,制成物体。期间,学生们的手、眼、脑被充分调动,思维空间被拓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被激发,从而能够自如地在二维与三维世界里遨游。





国画社团中,学生们体验中国画蕴含的独特笔墨技法和审美意蕴,认识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升文化底蕴。




民族舞社团中,学生们练习舞蹈的基本功,体验舞蹈的快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日益提升。

在2019青浦平和“韶华伊始 花漾平和”迎新会上,他们为全校师生带来了欢快的舞蹈《火红的中国结》,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设计感十足的艺术中心里,青浦平和学子们与艺术的距离被逐渐拉近,美感伴随着成长,走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课程之外的审美熏陶:梵高校园展
除了日常的艺术课程,去年,艺术中心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VGAC第五届追逐梵高国际美术大赛优选作品与大型装置联合展”。

“VGAC第五届追逐梵高国际美术大赛”由上海睿和文化中心携荷兰梵高博物馆联合主办,在青浦平和艺术中心展出的赛事作品则是由40名世界知名艺术家与1200名小朋友利用废弃的塑料袋共同创作。
展览共分为三个区域:主要画作展区、艺术家联合创作装置区、自由创作及活动课程区。

部分展出的画作作品
学生们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透过一幅幅创意作品,了解了“他人眼中的梵高”,进而加深了自己对这位杰出画家的认识,艺术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观展过程中,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被完全激发了出来,老师们也借此机会,特别加开了一堂“艺术拼贴画课”:将废报纸变成一幅画作。学生们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力,拼贴出了专属自己的环保作品,亲身实践了什么叫“艺术改变生活”。




正如契诃夫所说:“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无论是艺术课程,还是相关的展览,都是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也让我们了解与通常认知所不同的那一部分世界,接受多元的文化景象,集众芳以为美,进而达到新的和谐。
“平而不庸,和而不同”是青浦平和的校园文化,其内涵在艺术中心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相信在这样包容、平和的氛围中,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勇气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对生活的热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于是,他们才有能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了解更多校园开放日信息

招生咨询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