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寻国际教育旗下指定官方网站
课程咨询热线 400-825-6055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

2020-04-12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



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


  近3个月的居家学习,使同学们与父母相互陪伴的时间增多了,在朝夕相处的时光中,你会收获彼此更进一步的了解、心灵的靠近、一起创造的欢乐记忆;但或者,你也会在与父母的沟通中,觉察到一些“沟通困难”,像是与父母之间有一道隐形的墙,因为他们听不清、不接纳你内心的声音而产生苦恼。

  于是,一档名为《少年说》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看到节目中的中学生鼓起勇气向台下的老师、父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心里话”时,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沟通的烦恼,谈及与父母的沟通,许多同学仿佛有着说不尽的“控诉”和“吐槽”。比如: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3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7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5


......

  “为什么我的父母什么事都要管?”

  “为什么他们会因为特小的一件事而发火?”

  “为什么我抱着与他们好好沟通的心态,但最后总是以情绪失控和吵闹收尾?”


  这些“吐槽”和“烦恼”真实地反映出家庭中日常沟通的缺失,以及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我们想得到爱与关心、尊重与理解、接纳与认可的需求,更希望找到与父母平等对话的方式。有时候我们宁愿与朋友分享这些烦恼,来缓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与此同时,父母也可能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排解内心的烦闷。如果你也有这些经历和感受,那就静下来心,认真看下去。


为什么我们会对最亲近的父母产生“又爱又恨”、“亲密又陌生”的感觉?


0

1


“分离焦虑”人人都有,包括父母。

  分离焦虑常用于解释婴幼儿因父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而产生哭泣行为,并引起不愉快、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比如当我们第一次上幼儿园时,因为要与父母分开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全感,让我们哭闹不已。

  这种分离焦虑父母也有的,只是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


表现一:不信任,唠叨型。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31

“你怎么什么事情都不做,每天就是抱着手机玩”。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31

“你这样以后长大了怎么行啊?”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31

“没有我你可怎么生活?”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31

“你就吃这么点饭,身体能好嘛”

 

表现二:控制型。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511

“妈妈,我想学滑冰。”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023

“不行,滑冰太危险了。你应该学编程,这个以后好找工作。”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023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4095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511

“我不喜欢编程......”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023

“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023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4095

表现三:“无微不至”的关心型。


  父母将孩子的人生安排妥当,甚至是每天要做什么、什么顺序去做都安排的无微不至,要时刻把控着孩子的人生方向,等等。


  “我都是为了你好”、“只要你好,我们付出再多都没关系”、“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出于爱的语言,让我们对父母“又爱又恨”,心生烦恼。但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他们的内心也有不安全感,或者说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的事实,没能做好“放手”的心理准备。父母都是以无比欣喜的心情迎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甘愿付出的行动来养育我们。作为孩子,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成人了就不允许他们产生分离焦虑,这对他们来说也有点不公平。

0

2


你的状态如何?

  在埋怨父母的同时,我们得先做到自己“占理”。父母发脾气时,往往是我们先暴露出了“导火索”:


  “作息时间混乱;

  长时间的玩游戏,看小说;

  自己房间乱糟糟的也不收拾;

  不专心学习;

  不懂得感恩,不体贴父母......”。


  父母常常唠叨的这些不足,你真的都没有“中标”吗?如果没能做到问心无愧,那就体谅父母的唠叨和释放的情绪吧;再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好,父母会看到你的变化的。


想要父母接纳我的心声,沟通中要注意哪些?


每日一问

爸妈怎么才能不生气

面对自己的父母

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

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


  想要促进沟通的有效性,一定是需要沟通双方的共同努力。父母和我们在沟通中都会犯错,都有不完美的时候。当沟通中出现双方意见不和时,我们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自知的陷入“我要证明你是错的”、“我要你服从我的命令”思维旋涡中,一旦行动上出现了失去理智的争执、故意激怒伤害对方的行为,那沟通就变得无效且无力了,发展成“冷暴力”更是得不偿失。要始终记得你与父母的沟通目标——“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老师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0

1


勇敢一点,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追求合作共赢,但有时我们会习惯于站在父母的对立面,用敷衍、逃避或对抗的方式与他们相处。但其实我们有自己真正想要说的话,父母也能觉察到这一点。因此,也正是这些没有说出口的真心话让我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一个“凉薄”儿子的自我反思》中作者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和他们说过,我期待的家庭关系是怎么样的,我却期待他们会按照我的预期去生活。这种沉默的关系,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也许你会觉得迈出与父母沟通的第一步很难,需要契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但也许,只需要你勇敢一点,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去表达。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便利贴和书信也都是不错的沟通形式。

0

2



同理心。

  接纳父母的“分离焦虑”。这里你可能想问父母为什么有不安全感。

  因为父母习惯了我们的依恋,习惯了对我们的呵护模式,因为爱,他们渴望能永远了解我们。他们虽看到了我们的长大,但是内心总有份“不放心”,一时间做不到完全放手。就像歌词里说的,他们的唠叨“不是为了抓紧你”,而是“怕你忘记他们永远爱你”。我们要理解他们,给他们一点时间。爱应该是接纳和尊重,父母和孩子都应学会如何去爱对方。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到一个人的感受。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里,有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缓和同他父亲的关系,“我已经不再把他的话看作是对我的攻击,而是注意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这使我们的关系日益好转。”

  在人际交往中,要“己所欲,先施于人。”想要父母接纳自己的需求,也先看看父母对我们有哪些需求。父母会感受到我们的接纳和理解的,以温和的方式将沟通持续下去。

0

3

改变回应方式——态度温和,情绪稳定。

  通俗的说,就是好好说话。当你下一次忍不住要反抗父母的时候,暗示自己,我要走出这个沟通无效的“怪圈”,我要改变自我表达的方式。

  要明白一个道理,愤怒是因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冷暴力,只会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或许你可以试试《非暴力沟通》里的建议:

  首先,请你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然后,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接着,体会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

  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尚未满足的需要。

  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先要倾听父母。只有在父母得到倾听后,他们才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需要和感受。

0

4


用“珍惜”替换“逃离”更有意义。

  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日常小事构成我们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不要急着逃离父母,珍惜这段在家学习的非寒暑假时光,学会用幽默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积极面对和解决沟通中的冲突,他们才能从心理上感受到你的长大。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31071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262143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524287

  说了这么多,你如果有了想要倾诉和分享的欲望,就来参加下面的活动吧。



听见家的声音


0

1



活动介绍

  对于“与父母沟通”这个话题,你可以任选以下主题(可多选):

  1、分享你的沟通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技巧和感悟;

  2、倾诉你的沟通苦恼;

  3、一封家书:

  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为开头,分享你想对父母说却又说不出的心里话;

  并可以邀请父母给你回信,以“孩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

0

2


活动参与形式

  可以以手写书信(或者word文档)、心理小报、漫画的形式,并将其拍照上传至学校心理咨询室邮箱:mbwyxl@126.com,邮件标题和上传材料命名格式为“听见家的声音+X年级X班+学号+姓名”。

  材料上传时间:2020年4月13日至4月19日

0

3


活动展出方式

  心理老师对收集到的活动成果进行筛选后,将在心理活动室或以线上推文的形式展出(以匿名的形式)。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1048575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2097151
心理 | “战疫”学生心理辅导(六)——如何让父母接纳我的心声?图片_4194303

你的分享也将给他人传递治愈的力量。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家人)一样,爱我如生命 。                  

《目送》——龙应台


学校心理援助热线:19916943609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  周六:14:00-16:00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寻求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热线:64642525(“老师老师,爱我爱我”,24小时接听)

热门标签:
留学关键节点

在线抢试听名额

您的身份是:
*
*
相关文章推荐
唯寻名师推荐
换一换

Sue Pang

牛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士学位&LSE硕士

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士学位&LSE硕士

· 2011-2014 牛津圣埃德蒙学院经济与管理本科 2:1学位

· 2015-2016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与管理硕士 Merit

· 新加坡A-level体系(Raffles),高中曾参加过各类别标化考试:TOEFL 118, AP 4科五分,SAT1 2200, SAT2 2400

· 曾在Royal Bank of Scotland, Goldman Sachs投行部实习经历; 伦敦Fine Arts College教授A-level经济一年

立即领取